好爱生活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日益盛行。古代帝国的君王贵胃们把他们强征掳掠来的财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日益盛行。古代帝国的君王贵胃们把他们强征掳掠来的财富,一起随自己埋入地下,引来了无数的贪婪盗贼。从此一场盗墓与反盗墓的阴阳之战,便在活人与死人、地上与地下之间展开。盗墓贼根据墓主人的墓葬位置,衍生出各种稀奇古怪却又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些手段被堂而皇之的冠上了中医把脉号诊的方法名称:望、闻、问、切。

望,是指观察地形,老牌盗墓贼经验丰富,多擅长地理观察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只要是山水形盛,一般地下都会伴有大墓。

闻,就是利用嗅觉辨识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门训练鼻子的闻嗅功能。翻开墓表土层,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更有人根据泥土的颜色判断时代。古时候的夯土配方很独特,需要用小孩的粪便、童子尿、糯米及土的比例,通过这些气味分辨。

问,就是所谓踩点之意。善于此道者,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他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谈古之事,从话语中获取古墓信息。一些带陵字的地名,如铜陵,阮陵等,都能说出一个典故。

切,找到打动盗洞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需要极其狡黠的敏锐感觉。后来有人发明了洛阳铲,一铲子打到地底下,取出来各种土层、实地观看。

盗墓经验在看不见阳光的阴暗角落代代传承,反盗墓技术也在逐渐演化臻于成熟。面对盗墓者不断升级的手段,王者唯有开动脑筋才能保证地下的安全。早在2000多年前,他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防卫机关。掘墓人如果贸然闯进地宫,不知要面对多少防不胜防的机械陷阱。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古墓积石可谓是最为平常有效的手段。墓矿的四角,每隔一米左右,就放置一块重约50公斤的石头,这种装备一直持续到贴近椁石上部的填土。椁石周围都是堆积的非常严密紧凑的的砾石,积石非常容易塌,如果进入墓穴挖掘,会触动积石的连锁反应,原理类似于今天的多米诺骨牌。(如上图)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沙石墓

盗与防盗自古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演变过程。用细沙添埋墓层,再在沙中埋上巨大的石块。细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加上石块的重量,很容易塌方,致盗墓者于死命,并且能够把盗洞掩埋起来。在这种流沙巨石构成的陷阱里,盗墓人无处藏身。可是久了流沙自己也会漏光。后来的人只要把沙掏干净,终究还是可以把古墓发掘开。

还有水和火两大利器,在墓中储水,一旦有盗墓者进入,触动机关开匣就会将他们溺入水中。伏火威力很大,能够飞焰赫然,被称为火坑墓,是南方特有的墓葬。马王堆汉墓就是一座著名的喷火古墓,即使不燃烧光气体对人也有危害。据老盗墓者讲,这种事非常常见,这叫火洞子。在密闭的环境中,墓室空气成分发生变化,随葬品里的丝麻织物木器,和食物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可燃沼气,一旦碰到哪怕一点微小的火星,就会燃烧。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在防盗墓 的化学法之中,还有一种毒烟的传说也颇具阴郝意味。把棺材一打开,冒出一股黑烟,就会把盗墓的毒死。有经验的盗墓贼进到古墓里总要带一只金丝雀,因为它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非常敏感。空气稍微不对,它就马上翻白眼,吐白沫死了。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自然力量、生物科技都被应用到盗墓和反盗墓的较量之中,当盗墓的进去之后 ,有一种真正可怕的机关陷阱会让盗墓贼有去无回。连环翻板(如上图),也就是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上放置数块木板,上面覆盖着伪装物,木板下面有轴,连缀几组杠杆。正常情况下保持着平衡状态,坑下分布有滚钉板。一旦盗墓者经过时,踏翻木板,板的一端随之翻转,盗墓贼掉入坑中。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尽管古人想方设法,穷极技巧。然而未被盗者只有少数。

面对地下的金银珠宝,就算以身犯险,也抵挡不了盗墓贼疯狂的脚步。针对古墓不同的结构,盗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明出很多稀奇古怪的盗墓工具。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洛阳铲

洛阳铲最为有名。铲头为铁制的半筒形,安装在木质或铁质的长柄上,能方便的打入地下深处,根据泥土特征确定墓穴的具体位置。制作简单,携带方便,能快速探知地表下的文化层信息。后来发展成为考古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蜈蚣挂山梯

探明墓址后,盗墓人就用得上蜈蚣挂山梯了。梯子的名称充满江湖意味,梯子的形状像一只蜈蚣。主体是一根竹竿,竹筒两端有套扣,使用时纵向连接,两侧插入供踏踩的竹筒,顶上装有挂山百子爪。由于一般情况下盗洞狭窄,可以分拆组装的梯子非常灵活适用。它是从攻城工具演化而来。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用蜈蚣梯进去以后,有经验的盗墓贼,会将另一种工具派上用场。铁伞,这种伞看上去和普通伞没有区别,但它的伞皮是铁制的,大有用武之地。它是宋朝的一个盗墓贼发明的,他下到古墓里的时候,看别人都拿一个盾牌,太笨拙。就发明了这种可以拆解活动的铁伞。可以抵挡毒箭,毒蛇,便于携带。

面对机关重重的墓室,盗墓贼将怎样施展十八般武艺?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可谓费劲苦心,陵墓内部防盗空间非常复杂。庞大的陶佣兵团可以震慑盗墓者;机弩上弦,随时准备射杀掘墓人;水银营造的江河湖海更是一箭双雕,棺材在水银做成的河流中不停流动,没有人能找到它的准确方位,另外水银在常温中可以挥发,任何一个人长期吸入汞蒸汽或者汞化合物的粉尘,就会出现震颤,精神异常的症状;为防止泄密,所有修造陵墓的工匠都被屠杀在地宫之内。皇帝的地下陵寝也从此成为秘密。

幸好有考古学这门令人尊敬的学科,这些地下的王者,作为历史的标本和切片受到保护,封存起来不被打扰。虽然盗墓人这种黑暗的职业犯罪者还会在某个角落存在,但他们要面对的,已不仅仅是陵墓里的秘密机关,还有国家强力机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打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