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婿”扎克伯格,为何从硅谷明星走到年度“恶人”?
“华人女婿”扎克伯格,为何从硅谷明星走到年度“恶人”?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社交媒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当我们提及社交媒体的创新和颠覆者时,一位名字几乎不会被遗忘:扎克伯格。
作为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名字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界的一个代名词。
但是就在2021年底,美国老牌杂志《新共和》将由扎克伯格创办的公司Meta(前身为"Facebook")评为"2021年度最差公司"。
而该杂志现在将扎克伯格本人评为该年度的"恶人"。该杂志称他个人创立了"世界上最失败、最具破坏性的网站"。
这些评选结果无疑对扎克伯格和Meta公司来说都是相当打击的。
那么扎克伯格是如何从一个硅谷冉冉升起的明星,到现在变成一个人人喊打的“年度恶人”的呢?
天才少年,雏形初现
扎克伯格于1984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白平原镇。他在一个犹太家庭长大,父亲是一位牙科医生,母亲是一位心理学家。
从小,他就展现出了对计算机和编程的兴趣和天赋,据说,他在中学时就已经开始编写自己的软件程序,并且在家里的电脑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在高中期间,扎克伯格开设了自己的一个名为"ZuckNet"的家庭网络系统,使他和他的父亲能够在家里的各个房间进行简单的通信。
这个项目展示了他在创新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天赋,也为他后来创立Facebook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进入哈佛大学后,扎克伯格继续追求他的计算机科学爱好,并在大一时创建了一个名为"Facemash"的校园社交网站,该网站的作用为收集哈佛大学的学生照片,并提供一个比较两张照片的界面。
用户可以选择喜欢哪张照片,并对它们进行评分。而网站根据用户的评分将照片进行排名,这样开放有强烈参与感的网站引起了学生广泛的兴趣。
但是由于违反了保护隐私和未经授权获得个人数据的规定,Facemash被哈佛大学关闭。
而该网站也为他后来创建Facebook的概念提供了启示。
青年得道,王炸“Facebook”一举成名
2004年,扎克伯格开始着手开发一个更大规模的社交网络项目。
他与他的同学共同创建了名为"TheFacebook"的网站,这个网站最初面向哈佛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线社交平台,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连接、分享信息和交流。
"TheFacebook"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真实身份和学术背景,以及更加专注于连接校园社交关系。
就在当年,扎克伯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辍学并将总部迁至硅谷。
随着平台的成功,扎克伯格决定将其扩展到其他大学,并开始着手构建一个全球性的社交媒体平台。
2005年,Facebook更名为Facebook.com,并开始吸引了许多高校以外的用户。
在2006年,Facebook开始向企业推出广告服务,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通过这项业务,Facebook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强大业务能力的社交平台。
硅谷助力,加速成长
2004年6月,扎克伯格与他的合作伙伴和团队搬迁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Palo Alto),这是硅谷地区的一部分。
在这里,他们租下了一间办公室,并开始积极寻找投资和发展机会。
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在硅谷努力寻找融资,以支持Facebook的扩张和发展。此时他们面对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因为在当时的社交媒体市场上,许多竞争对手也在快速崛起。
然而,扎克伯格相信Facebook的潜力,并坚持地寻找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在2006年,他接触到了Accel Partners。
Accel Partners是一家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成立于1983年,Accel Partners致力于投资和支持初创企业,尤其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创业创新领域。
他们认识到Facebook在互联网社交媒体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希望通过投资帮助Facebook实现其潜力。
另外Accel Partners也很看重Facebook在创新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相信其持续努力将巩固市场地位,并希望通过投资与这一领先企业绑定合作。
此外,Facebook在上文中提到的广告业务所展现出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也为Accel Partners所看好,他们认为Facebook具有强大的盈利潜力。
Facebook获得了Accel Partners提供的额外资金后,加速推动了其扩张、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战略目标,加速了公司的发展和增长。
更为深远的,作为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的投资为Facebook带来了行业的认可和声誉,增强了公司的信誉和影响力,吸引了其他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关注和兴趣,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Facebook获得了合作伙伴微软、苹果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投资,使其能够加速发展。
最终在2012年,Facebook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于5月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募股募集了约160亿美元的资金,是美国科技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IPO之一。
在Facebook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扎克伯格始终扮演着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带领团队制定战略、推进产品创新和管理运营。
然而,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也面临着重大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并受到了公众的质疑。
2018年,Facebook卷入了Cambridge Analytica数据泄露丑闻,引发了对用户数据隐私的广泛担忧。而这件事也成了Facebook走下坡路的导火索。
Facebook的虚假新闻及信息过滤挑战
其实早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许多虚假新闻在Facebook上广泛传播,扰乱了选民的观点和投票决策。
这些假新闻涉及的话题和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声称教皇方济各支持特朗普参选,希拉里·克林顿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发送和接收国家机密信息,以及民主党操纵选票来影响参议院选举结果等。
还有一则虚假新闻声称特朗普拒绝公开纳税申报表。这些虚假新闻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讨论,对选民的观点和投票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重要的决策。
此外,Facebook还被指责因其算法设计的缘故,使用户沦为所谓的“过滤气泡”。
这意味着用户只会看到与其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不同观点和多样性的观点。
这种信息过滤加剧了信息的偏见和分裂,使用户更加坚定其立场,并限制了他们了解和接触不同观点的能力。
泄露用户隐私,引起巨大反噬
最引人瞩目的是2018年的剑桥分析丑闻。该事件揭示了Facebook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严重问题。
2018年,前Facebook数据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瓦伦提诺(Christopher Wylie)爆料称,英国政治咨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未经授权地获取了8700万Facebook用户的个人数据,用于操纵选民意识,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和英国脱欧公投。
这一事件也被称之为“吹哨人”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和质疑。
Cambridge Analytica是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其获取用户数据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名为"thisisyourdigitallife"的应用程序。
该应用程序是由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Aleksandr Kogan开发的。该应用程序声称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然而,该应用程序在许可协议中没有明确说明将用户数据用于商业目的。
他们通过这款心理测验应用程序收集获得了87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
通过应用程序,剑桥分析获取了用户及其朋友的个人数据,包括个人资料、兴趣爱好、喜好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用于创建个人用户画像和选民模型,以帮助政治客户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并试图影响选民的态度和行为。
Facebook针对该事件,通过通过不断变化的隐私设置来改进用户的隐私保护和数据控制能力。
他们更新隐私设置界面,使其更直观和易于理解,增加了可视化的提示和指导,帮助用户理解和配置隐私选项。
此外,Facebook还提供个性化的隐私设置推荐和建议,根据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为他们提供最佳配置。
然而,Facebook不断变化的隐私设置可能给用户造成困惑,使他们难以跟上隐私政策的变化。
每当用户习惯了一种隐私设置时,就会做出调整,这导致许多用户无法准确了解他们的个人数据是如何被共享和使用的。
有些用户可能会错过重要的更新或无法及时调整他们的隐私偏好,从而面临着数据泄露或滥用的风险。
这种反复变化的隐私设置也增加了用户管理个人数据的复杂性,使他们感到无力。
一家独大,处于垄断地位
2012年,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独立的照片分享应用程序Instagram,这一举动被看作是Facebook利用并购策略来消除竞争对手,并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2014年,Facebook以220亿美元收购了WhatsApp,这是一款成立于2009年、拥有数十亿用户的即时消息应用。
Facebook的目标是通过这次收购,来加强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和用户群体,并扩大其广告和个人数据服务的优势,从而使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与之抗衡。
而这种巨头企业垄断的趋势可能导致缺乏创新、限制用户选择和压制竞争对手的能力。
目前,因为全球月活跃用户最多的五个应用程序中有四个属于“Facebook家族”。自2019年开始,美国各地陆续展开对Facebook的反垄断调查。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来自48个州及地区的总检察长联合提起了两起独立的反垄断诉讼,要求法院命令Facebook拆分Instagram和WhatsApp的业务。
这些举措旨在应对Facebook在通讯和社交媒体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金蝉脱壳,借元宇宙摆脱丑闻
在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并相应更换了公司的标志。这意味着原本的Facebook将成为Meta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与Instagram和WhatsApp处于并列地位。
看似表明了Facebook在追求新兴技术和投资领域的野心,实际上,只是为了转移公众对于“吹哨人”事件的关注,以及掩盖公司内部的问题。是Facebook企图洗脱其声誉暗淡和隐私侵犯的手段。
早在2018年,Facebook曾推出了三款不同类型的社交应用,旨在推广和培养用户对虚拟现实社交的习惯。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在社交领域带来太大的突破。
2021年12月,Meta推出了一款名为Horizon Worlds的虚拟现实社交应用,专为年满18岁的用户设计。这个应用允许用户以高度个性化的数字化身出现在虚拟世界中,并与其他人见面和玩游戏。
在Horizon Worlds进行测试阶段时,有一位女性用户独自漫步在Horizon Worlds的广场上,此时,一个陌生男子悄悄地跟随她,并突然伸手对她进行了不适当的触碰。
这位女性用户表示,当时她感到非常不舒服,比起在互联网上遭受骚扰,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更让她气愤的是,在发生性骚扰时,Horizon Worlds中的其他用户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反而袖手旁观,让她感到无助和缺乏支持。
最重要的,"元宇宙"作为一种比目前的图文、视频和直播等形式更加复杂的虚拟社交世界,其所带来的虚拟价值也随之显著增加。然而,让一家公司掌控大量用户的虚拟财产、资源和信息无疑是一件存在极大风险的事情。
华人女婿的翻脸
在美国他的元宇宙计划不被美国公民所信任,而在中国扎克伯格也渐渐地与留给我们的“华人女婿”美好印象渐行渐远。
与其他美国富豪相比,扎克伯格算是和中国最亲近的一位,因为他娶了一位华人老婆,并且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汉语,每当春节来临他也会和自己的夫人一起在家里包饺子。
2016年3月马克·扎克伯格访问中国,此次访问被认为是Facebook进军中国市场的尝试,因为Facebook被屏蔽,无法正常使用,但最终并未成功。
而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TikTok在短视频社交领域的创新和用户吸引力超出了Facebook的预期。
扎克伯格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危机。于是他不顾先前努力营造的“华人女婿”的形象,在听证会上污蔑领先于他的中国科技企业摽窃他公司的科技成果,对他的公司造成巨大的伤害!真真正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虚假。
从商业巨头变成备受众人唾弃的黑暗角色,甚至成为杂志票选中的首要恶人,扎克伯格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他自食其果。
参考资料:
Face book——马克·扎克伯格,现代班组,2017-04-10
马云:敦促扎克伯格“认真对待”数据丑闻,通信世界,2018-04-15
扎克伯格的背影——大数据带来的营销机遇与挑战,张晓昕,传播力研究,2018-06-01
扎克伯格谈脸谱未来愿景:让全球公民参与集体决策,商业文化,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