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是哪个城市(山东福山区属于哪个市)
福山区是哪个城市(山东福山区属于哪个市)
福山区属于山东省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北临黄海和烟台经济开发区,东、南、西与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接壤。福山区总面积483平方千米。福山区辖3个街道、5个镇,1个高新技术产业区、1个经济开发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福山区常住人口452553人。
地名由来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
《方舆纪要》 卷36福山县: 福山在 "县北五里。县以此名"。
现在福山境内并无叫做福山的山,按福山得名源头,福山应在两水镇一带,两水镇于北宋置,属蓬莱县。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清一统志·登州府》:两水镇"盖以清洋、大沽而名也"
位置境域
福山区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黄海之滨,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烟台市的市辖区,东以大沽夹河为界与芝罘区、莱山区隔河相望,东南与牟平区为邻,西南与栖霞市相连,西北与蓬莱市接壤,北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83平方公里。
气候
福山区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夏季受太平洋暖气团的控制,雨量较多,空气湿润。冬季受西北亚干冷气团的影响,降水量少,寒冷干燥。年平均降水729.2毫米,平均气温11.8℃,平均日照2672.2小时,太阳总辐射114.9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相对温度一般为65%,平均无霜期223天,平均风速4至6米/秒。
水文
福山区境内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洋河,俗称内夹河,发源于栖霞城南小灵山,境内长27公里,流域面积330平方公里;大沽夹河,俗称外夹河,发源于海阳县郭城镇牧牛山,境内长43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两河分别自西、南入境,流贯全区,蜿蜒于福山城东北永福园村东,汇流入黄海。
特产美食
1、福山拉面
福山拉面又称福山大面,山东地区传统面食,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福山拉面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福山拉面由于工艺性强、口感好、品种多,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誉,至今韩国、美国、日本等中餐馆仍挂着福山大面的招牌。
2、福山烧鸡
山东烟台福山县传统菜,其主料选用地产当年雏鸡,经初加工后,再炸、蒸而成,因其体形较小,又名烧小鸡,相传在明代福山民间已广为流传。福山烧鸡肉嫩、味鲜,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有滋补身体、增强体力的作用。
3、烟台焖子
烟台传统名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上等地瓜粉团制成焖子,凉透后切成小方丁,下锅两面煎至发黄,铲入盘内,浇上麻酱、蒜泥等佐料,热脆、香辣,风味独特。
4、青龙山羊肉汤
青龙山羊肉汤是福山区的地方美食,受到当地人民的喜欢,以味道鲜美、价格实惠想与周边地区。
5、韭黄炒海肠子
福山传统名菜。海肠是一种生于浅海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软体动物。形似肠,为福山沿海所独有,经名厨精心创制,成为闻名的佐酒佳肴,备受各地食客赞赏。
6、福山苹果
福山苹果栽培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素以色泽艳丽,皮薄肉脆,香气馥郁,品质佳良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福山八景
自金齐王设立福山县900多年以来,福山县域基本涵盖了今日烟台市区,因此其“福山八景”也就代表了烟台市区八景。“福山八景”见诸于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编纂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的《福山县志》,它们分别是:之(芝)罘朝日、磁山瀑布、芝阳麦浪、仙峰夜月、夹河垂柳、奇泉梨花、峆胪烟云、石门春波。并在县志卷首绘有图画。后代方志中也多有记述,虽偶有差别,但大体一致。
“福山八景”的名称出现后,立即成为当地文人墨客词赋歌咏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他们的词赋歌咏,进一步促使了“福山八景”的广为宣传。其中,特别有三位福山当地文人,对这“八景”分别都进行了赋诗描述。他们是:
1.萧文蔚,字不著,号纲庵,福山人,是康熙版《福山县志》的纂修者之一,他曾以《之罘八景》为总名每一景赋诗一首,其诗收入康熙版《福山县志》卷十二《人物》条本人小传之下。
2.范模山,福山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末民初时人,现存世有《嚣嚣山房诗集》,此文集刊印于民国十六年(1927),由当时的烟台诚文信代印,他也以“福山八景”为总题,各赋诗一首,其诗现存于其《嚣嚣山房诗集》中。
3.谢乃实,字华函,号峆胪山人,福山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著有《峆胪山人诗集》,现存世有乾隆年间刻本。谢乃实曾任江苏睢宁县、湖南兴宁县知县,后辞官归家。他对“福山八景”亦赋诗八首咏之,这八首诗除收录于其诗集外,还见收录于乾隆二十七年重修版《福山县志》中。
芝罘日出:
就是在芝罘岛观日出。芝罘岛是中国最大的陆连岛,《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分别在26年(前221)、29年(前218)、37年(前210)三临芝罘岛,刻石记功。此后,西汉武帝也曾于太始三年(前98)巡海登临此岛。其上有芝罘山,这里海阔天空,孤峰卓笔,海环四面,群峦戴螺,峭壁削成,下临汪洋,烟水苍茫,波涛千顷,招招舟子,泛波其上,东方海天,一览无余。当朝阳从万顷波涛中喷薄而出,天、海、岛、礁尽染亮彩,气象壮观之极,的确是观日出的绝好之处。在秦始皇第二次登临芝罘岛时,其刻石中就记载:“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康熙《福山县志》中也记载此处“观日出较他处倍胜”。
萧文蔚《罘顶朝日》:“出云才见升红日,日丽云溶成彩雾。献颂何须擎石榴,任抽海外峰为笔。”
谢乃实《罘顶朝日》:“苍波忽涌碧芙蓉,半夜鸣鸡紫雾重。飞谷仙云依藻景,扶桑羲驭驾骊龙。晴光欲遍三千界,曙色先浮万丈峰。海纳山容清旭地,普天瞻就属尧封。”
范模山《芝罘日出》:“一望直向东,天光未白,海色先红。扶桑古镜,涌出匣中。无浪无风,满眼云物皆扫净。饱看胜境,端属齐康公。”
烟台海市:
芝罘岛原为福山辖地,春秋时称转附。秦称之罘,以芝罘山为名。此岛远看像一棵灵芝浮于海上,故改之为灵芝的芝字。古人认为海市是蜃吐之雾气而生成,故称“海市蜃楼”。芝罘海市奇观闻名于天下。据《登州府志》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过黄腄、穷成山、登芝罘”。刻石记功,射鱼封禅,见到海市误认是仙境。古往今来,芝罘海市,奇情异景的大自然杰作令文人惊奇叫绝,留下诸多精彩的诗文,邑人鹿廷瑄曾有诗云:
海里苍茫曙光鲜,楼台忽现水中天。 三千世界乘风换,十二河山傍气迁。 瞥到升沈疑是梦,看来飘渺竟如仙。 无端潮涌翻鲸浪,雾散烟消见画船。
仙峰夜月:
“仙峰夜月”景观,在福山老城西的积金山。《福山县志》和《福山区志》、《福山区地名志》中,对此均有详尽的记载。《福山区地名志》中记载,“‘仙峰夜月’是指福山城西积金山上赏月。山上有一道观名通仙宫,故亦称通仙观月或通仙赏月。据《福山县志》记载,每当月挂西天风柔气爽,通仙宫宛如一幅神韵天成的山水泼墨月画图。特别在八月中秋时节,福山人赏月常到此处,一轮明月万里晴空,心神为之壮阔。”
萧文蔚《仙峰夜月》:“壁削藤疏新挂月,松阴筛满朝真阙。白云常愿入山来,恐掩清光须暂歇。”
谢乃实《仙峰夜月》:“云峰缥缈傍山城,夜夜松枝挂月明。霞落碧空秋欲尽,霜寒素影雁初惊。凄清崖谷鸣丹叶,寂寞烟扉种玉荣。一自吹笙人去后,山风犹作步虚声。”
范模山《仙宫夜月》:“头上天非遥,人登绝顶,月彻通宵。一尘不染,万绿俱消。山门寂寥,村市楼阁都了了。本地风光,何必廿四桥。
磁山瀑布:
磁山位于烟台西海岸八角湾畔,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27.6平方公里 ,海拔582.9米。山峰叠耸雄峻,峰石壑峭如削。万历版《福山县志》卷一《山川志》载:“磁山在西北50里,上有石门,下有洞口,悬崖耸出,飞瀑如帘。秦始皇东游,禅为阴主云。”康熙版《福山县志》卷一《山川志》亦载:“磁山,在县西北50里,产磁石故名。县龙祖山也。垒耸三峰,岩岩雄峻,其东峰石壁,峭立如削,上瀑布如帘,下有石洞,洞可容百余人,迤西有石,泽水碧色,味如醴甚,旱涝不溢不减,亦堪舆家所称养阴者。” 磁山瀑布故此得名。今日因环境变化,这一胜景早已不存。仅在雨水充足的时候,还是可以看见溪流的。
谢乃实《磁山瀑布》:“万仞嵯峨插碧空,山腰飞瀑隐仙宫。岩前喷薄珠帘雾,洞里凄清白练风。泉落月明僧扣磐,雨余山晚壁腾虹。深秋烟树寻归路,乱涧潺湲泻绿丛。”
范模山《峙山瀑布》:“拔地耸高巅,上吸大海,下仰飞泉。惯溷雨洒,最忌风牵。形势天然,昼夜不舍如批练。磷磷白石,终古刷新鲜。”
长堤新柳:
长堤,是指今内夹河东河堤。光绪七年《增修登州府志》卷三《风景志》载“长堤新柳”条时注云:“即城东两堤……(清阳河)俗称夹河,东岸有石堤,为乾隆元年知县程大模筑,号程公堤,一名东堤。又城东南有堤为明知县段坚筑,后千户王钰植柳数千株,号王公堤,一名南堤。又明知县郭玉筑东岸,插柳于上,俗呼为杨柳岸。”段坚、王钰、郭玉等明代中期福山的地方官员,在任期间,为民造福,人民用“长堤新柳”作为“八景”之一来纪念他们。
萧文蔚《新柳长堤》:“不让苏公万柳堤,金梭乱掷是黄鹂。更余林外春波皱,一片沙明白鹭栖。”
谢乃实《长堤新柳》:“城边春晓绕芳丛,万柳堤中一路通。笼岸已惊溪尽绿,隔条忽讶杏偏红。波光摇荡轻鸥鸣,树影参差夕照中。队队黄鹂歌不尽,似将谢雪咏东风。”
范模山《长堤新柳》:“散布到南堤,风从面过,树与肩齐。白鱼轻跃,黄莺乱啼。踏遍东西,云木沈沈春锁住。张绪少年,常为此栖栖。”
古寺奇泉:
奇泉,据明万历《福山县志》卷一《山川志》记载:“在县西六里,水从石孔涌出,冬温夏冷,故曰奇泉。” 奇泉寺,则是奇泉附近的一座古寺。万历《福山县志》卷二《寺观志》记载:“奇泉寺,在县西六里,永乐十六年僧智庆建。隆庆二年僧照悦重建,万历二年僧义学增修石桥,四十年更修方丈桥,西有泉数处,流十余步而混坏无穷,故名奇泉,遂题名奇水庵云。”康熙《福山县志》亦载:“在县西北六里,邑令段坚额曰奇泉庵,创建莫考。明永乐十四年僧知庆、宜德元年僧明进相继重修。山门外有桥,桥下有水泉,涌地出,味甘冬温,屡屡如珠,潺湲曲折而下。绿树葱蔚,钟声出幽谷间……崇祯十六年,僧行?捐资鸠工重修大殿及东西配殿、方丈齐堂、两厢山门一切鼎新。”由此来看,寺因泉名,虽创建莫考,但至明代依然多次修葺,香火鼎盛。
萧文蔚《古寺奇泉》:“宝积休夸卓锡泉,石根流出自天然。凭桥午坐疏林里,几度宫商到耳边。”
谢乃实《古寺奇泉》:“晴花不断招提境,一水长流积翠间。树老枝疏白象古,锡飞珠涌玉龙间。香凝衣露春方晓,风落石泉韵不悭。寻得远公相对饮,时来桥畔听潺湲。”
范模山《奇泉梨花》:“跳出天地间,世外桃源,福地瑯嬛。哀家虽老,修饰自娴。雪白容颜,隔断红尘少人见。溶溶月上,一磬定空山。”
峆卢烟云:
峆卢,是指峆卢山,位于现福山区和栖霞市交界处。万历《福山县志》卷一《山川志》载:“峆卢山,在县南五十里,形势嵯峨,草木畅茂,巅有灵泉,山阴有峆卢寺。”万历《福山县志》卷二《寺观志》亦载:“在县东南四十里,元大德五年僧明朗建,万历三十一年僧照圆重修。”康熙《福山县志》卷二《寺观志》也载,在此后的明崇祯年间、清顺治三年、顺治七年都有重修。清末民初福山诗人范模山在其《嚣嚣山房诗集》卷四《峆山卢山》诗题曰:“县东南四十五里,即峆卢山,山多蛎房,海水结聚而成,上有寺,县景中之一谓峆卢烟云也。”并赋诗:“峆卢宝寺几多年,殿壁生烟云雨天。石痴半山多古蛎,何时沧海变桑田。”料想当时山岗水气与古寺上空缭绕的香烟混为一体,云雾飘渺之时,庙宇亭阁点缀着山巅峰谷,使游人有身临仙境之感。
萧文蔚《峆卢烟云》:“列岫如屏横抹运,山僧云内诵经文。泉奔乱涧遮难断,响间疏钟隔树闻。”
谢乃实《峆卢烟云》:“山势嶙峋列翠屏,岚光层叠倚天青。烟开万里晴霞落,云合千村昼雨冥。靉?灵岩雷劈壁,空濛古寺怪听经。筠床晚对清吟发,欲向山庭一勒铭。”
范模山《峆卢烟云》:“云气出山门,生自虚壁,布满荒村。蓬蓬勃勃,塔顶直奔。水浸山根,每到雨时础先润。天地之气,癞蛙何能喷?”
石门春波:
石门是指在芝罘岛的后山脚下,一个很深的礁洞。据康熙《福山县志》卷一《山川志》载:“(芝罘岛)其东数小山,或岩石,或岗阜棋布。浮水面直接崆峒岛,其西有迁乔谷,其西男有巉岩相对,上有横木,曰石门,潮水出入其间。”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奇岩峭壁,险径危石,在冬去春来之际,北风强劲,以致急浪惊涛,扑洞而来,前浪未出,后浪又来,以致洞口处激流腾旋,涛声如雷,立高崖上俯视,令人目眩,惊心动魄。若亲临其境,其必令观者不胜惊骇,叹为观止。
萧文蔚《石门春波》:“水剪春纹湃碧波,潮来潋滟结青螺。石门敞对桃花岸,一任鱼龙鼓浪过。”
谢乃实《石门春波》:“石门夏载未曾经,凿自禺强役巨灵。雪涌连山朝日浴,渔歌鼓枻夜龙听。苍茫曙色函丹水,缭绕云纹映画屏。三月桃花开远岸,鹏搏水击陟南溟。”
范模山《石门春波》:“搭伴石门过,一声欸乃,万顷平和。纹皴似绉,色碧如螺。飞鸟临波,春水船如天上坐。北管谁掌,石公与石婆?”可惜石门因海水侵蚀,现在已塌陷,不复存在了。另外在山后澎湃的波涛中,有一块怪石形似老婆婆坐在水中,人称“婆婆石”;与其对立的海面上还有一块礁石酷似渔翁,人称“公公石”,民间传说他们是一对,可惜的是“石头公公”受不了日夜潮汐的冲击,早已“遗恨九泉”了,只剩下孤零零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