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五星级“洪水游”,我再也不想体验了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五星级“洪水游”,我再也不想体验了 今年旅游遇到最大的 雷 ,可能不是某家网红店难吃、服务差,而是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 从广西桂林到黔东南,再从江西景德镇到近日的重庆,

五星级“洪水游”,我再也不想体验了

今年旅游遇到最大的 " 雷 ",可能不是某家网红店难吃、服务差,而是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

从广西桂林到黔东南,再从江西景德镇到近日的重庆,这些热门旅游目的地都在今年遭到暴雨、洪水和山体滑坡等复杂情况。看似寻常的连夜暴雨,随时让出游计划彻底乱套,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从酒店标间里一觉醒来,大水快涌上床垫;原本期待的地道体验,是穿民族服饰拍美照、打卡当地小吃,没承想是到临时安置点里吃农村柴火饭;更离谱的是,梦寐以求的野奢帐篷体验,竟变成极限逃生。

无论是国内高铁周边游还是跨越重洋海外游,暴雨洪水可能无差别突袭旅游者。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就算走到天边,谁也别想逃出那朵沉甸甸的乌云。

一觉醒来,洪水杀到

今年夏天以来,旅游体验多了一层不确定性,名叫 " 暴雨洪水 "。

抵达贵州镇远古镇的下午,迪迪和朋友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适合拍照的蓝天。可惜,她们高兴得有点早了。

6 月 28 日早上 9 点多,迪迪和朋友被房门外的动静吵醒。民宿老板收拾好行李,正准备随家人离开。这时候,迪迪才知道洪水要淹上来了。

她们入住的民宿位于石屏山山脚,地势较高,往年较少受汛期影响。但今年的洪水来得尤其急。" 对比海南的暴雨,感觉(镇远的)雨势就那样,我们也没太警惕。" 迪迪告诉新周刊。

从民宿醒来,迪迪看到洪水淹了上来。(图 / 受访者提供)

眼见着江面上涨,两位女生和另外几十名游客都滞留在民宿里。"(我们)慌倒不慌,更多是烦躁。如果洪水真淹上来,我们可以爬上石屏山,能保证人身安全。"

迪迪和朋友想打车离开,但顺风车都因封路而过不了江。直到当天下午,她们才联系上镇远消防,经对方对接到兴隆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到半山腰处接应滞留游客。十几名游客冒雨爬了 40 分钟的山路,最后平安抵达设在 " 全家大院 " 的临时安置点。两位姑娘吃上了热乎乎的农家柴火饭。燃油发电机接上一串接线板,全村人围在外边。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一起,边看洪水边聊天,直到天亮。

第二天雨停,水逐渐退。村民帮迪迪她们联系上离开古镇的客车,领她们去自己家里冲掉脚上的黄泥,最后还指了一条能绕开淤泥的小路。" 小地方也不容易。成功撤退后,我就与镇远古城和解了。"

据镇远古城的官方通知,这次暴雨洪涝灾害是当地 " 有纪录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 ",其中多处旅游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到 7 月 8 日,石屏山景区才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镇远古城部分景区重开通知。(图 / 镇远古城公众号)

在暴雨洪水面前,都市人设想的悠闲假期转瞬就泡汤。栩冰本想带女儿去江西景德镇玩一天,却碰上江西北部的暴雨。6 月 24 日,洪水漫入了栩冰的酒店房间,半夜涨到距离床面一个手掌,连房间的沙发也漂了起来。她发视频慨叹:" 一觉醒来,差点漂走。"

有江西网友评论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景德镇每年夏天都有看海的机会 "。其实,栩冰出门前特意留意天气预报,也准备好拖鞋、短裤。只是在极端天气面前,一般防雨用具不堪一击。

幸运的是,栩冰和女儿的所有衣服都挂了起来,电器物品也幸免于难。" 酒店积极跟进售后,给我们换到不远处的旗下酒店,还免了房费。"

暴雨里,景德镇一酒店房间被水淹。(图 /@栩冰)

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免房费并非住宿行业的一个共识。江西景德镇政府公号在 6 月 22 日发布了短时强降水的消息。消息发布当天,绯月接连申请取消 6 月 24 日和 25 日景德镇民宿的两个预订。原本 24 日入住的民宿迅速退了全款,但 25 日的民宿刚开始却迟迟不愿退款。

原计划 25 日入住的民宿老板表示,按照平台的退订规则,入住前 3 天取消预订将扣除全部房费的 100%。绯月告诉新周刊:" 民宿老板不认为暴雨属于自然灾害。"

民宿老板看到的退订规则。(图 / 小红书)

双方各执一词,绯月向旅行平台投诉。经平台客服沟通后,民宿愿意退还 55% 的房费,平台补偿了 35%,最后绯月仅损失约 20 元。

申请取消预订的 14 天后,绯月和那位民宿老板为着应否全款退房费,再次吵起来。随着极端天气增多,这样的争执依然会继续发生,旅游业等消费者权益保障政策亟需跟上。

风雨过后,有彩虹吗?

这些年来,暴雨洪水在全球都有增加的趋势。一些世外桃源般的旅游目的地,当地河流也突然咆哮起来。

采尔马特位于瑞士的标志性景观马特洪峰山脚,有一条小河贯穿全镇。"30 年不遇的洪水,被我们赶上了。"6 月 22 日,正当 Diana 准备离开,火车临时停运,切断了这个世界旅游胜地与外界的联系。

瑞士气象局发言人指," 降雨如此密集,程度为 30 年一遇 "。雨水叠加积雪融水,导致当地河流水位猛涨,伴随的山体滑坡还造成铁路运输中断。当地时间 6 月 21 日,采尔马特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 瑞士对洪水的应急处理不错。消防员很早就开始到各路口封路,火车站旁边的信息中心也有工作人员给旅客解答问题,推荐住宿的酒店。"Diana 他们滞留了 3 天 2 夜后,终于坐上离开小镇的火车。

尽管人身安全没受到威胁,但小镇滞留却完全打乱了后续的行程。他们打电话联系租车公司、航空公司,请求 Airbnb 房东免收延误费用,还得向瑞士旅游局申请洪水滞留的证明。" 小镇吃饭、住宿都不便宜,我们现在准备联系保险公司申请赔偿。"7 月 4 日接受新周刊采访时,Diana 表示。

海外游遭遇洪水,有时不仅仅是多花钱的问题,还可能是要命的事情。

" 今年确实到处都有水患,但是比天灾更可怕的还是人祸。" 刘珈图告诉新周刊,过去近两个月以来,她通过肯尼亚律师,艰难进行跨国维权。早前她前往非洲肯尼亚看动物迁徙,谁料这趟旅程会变成 " 极限求生 "。

4 月 30 日,刘珈图和朋友抵达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入住了公园门口的 Basecamp Masai Mara 酒店。这是当地有名的野奢酒店,房型多为搭建在木质平台上的帐篷。刘珈图入住的 13 号帐篷,距离 Talek 河仅几步之遥。

5 月 1 日凌晨 1 点多,连日暴雨引发的洪水冲击着刘珈图的帐篷。她及时抓起两台手机,扑腾到 5 米外的树上,才躲过随帐篷被洪水卷走的一劫。

刘珈图赤脚站在树上,下面是湍急的洪水。(图 / 受访者提供)

该酒店所在地区在 2019 年和 2020 年都经历了洪水。5 月初的洪水,不仅冲毁了刘珈图入住的帐篷,还淹没了上游的肯尼亚马赛马拉 JW 万豪酒店。该酒店开业仅一年,旺季房间起价为每晚 2200 美元,被称为 " 世界最贵的万豪酒店 "。然而,当天蹚过深水逃出房间的住客却认为该酒店是 " 死亡陷阱 "。

当住客乘直升机快速转移去内罗毕的时候,刘珈图还站在湿滑多虫的树杈上,努力用手机求救。天亮后,她第一次看清洪水的样子," 一个一个的旋涡像张着大嘴的猛兽,比任何老虎狮子都可怕 "。

苦等直升机救援无望后,刘珈图透过当地司机联系到周边村民。最后在村民的冒险营救下,她才得以逃离洪水。" 近 12 小时极限求生后,我捡回一条命。"

刘珈图的所有行李物品,包括护照,均被洪水冲走。惊魂一夜更让她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需服用药物和接受心理治疗。事发后,酒店高层对刘珈图表示 " 将做一切事情使你愉快 "。但截至 7 月 11 日采访时,酒店一方仍未落实赔偿事宜。

被洪水冲毁的帐篷房,一片狼藉。(图 / 受访者提供)

" 当河水暴涨起来,酒店当天关闭了河边餐厅,为什么还把我安排到地势最低、靠近河流反弓处的房间?为了多开一个房间多赚一分钱?这跟谋杀有什么区别?" 带着连串疑问,刘珈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帖子,质疑酒店存在严重的管理和应急漏洞。

对于刘珈图的受困事件,酒店方至今没有向公众交代经过。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依然是 " 所有住客第一时间安全撤离 "。

7 月 1 日,赶在旺季前,Basecamp Masai Mara 酒店经过修整后重新开业。订房平台显示,持续到 10 月 3 日前,该酒店均已订满。针对 5 月洪水,酒店在官网发布了文章,称将对员工进行危机预警培训,也会对部分房间的设计与位置进行重新评估。酒店新的应急系统是否奏效,恐怕得等下一拨游客来亲测。

酒店官网发布的重新开业公告。(图 / 官网截屏)

最近一两年,到非洲看动物迁徙逐渐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不少人将之列入 " 一生必去的地方 "。刘珈图去非洲前特意向当地朋友打听,做了不少攻略,但她认为有些事还是超出一般常识。

" 在非洲,每年有 200 多人死于被河马攻击。这种离谱的意外,完全不会出现在旅游常规攻略里。同样地,肯尼亚雨季每年都有,发大洪水可能是小概率事件。这不是游客做功课就能避免的,却暴露了当地酒店管理的系统性问题。" 刘珈图希望通过自己的逃生经历,提醒更多游客能在安排行程时认真识别,旅途中保持警惕。

全球变暖,旅游业变天

理想的旅行经常包含户外活动。这也意味着旅游业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其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可能仅次于农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指出,最近 50 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 2000 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从气温上升到海平面上升,中外的热门旅行目的地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持续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增强,且影响范围更大。《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1961 — 2023 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 10 年增加 5.2 毫米,而中国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也趋多趋强。比起二三十年前的游人,如今人们更可能不得不在高温和暴雨的旅途里进退两难。

据中国气象局的统计,今年 6 月 17 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广西、贵州等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 400 — 600 毫米。安徽黄山(1117 毫米)、浙江杭州(921 毫米)、广西桂林(940 毫米)和柳州(932 毫米)等热门旅游城市,均录得降雨量超过 900 毫米。

当然,极端天气不仅仅出现在国内,国外极端天气也频频突袭。作为新近对中国游客予以免签的国家之一,泰国两个热门旅游目的地正经历截然不同的极端天气。今年 7 月以来,苏梅岛长期干旱导致当地饮用水短缺,而普吉岛因暴雨引发洪水。

旅途中遭遇极端天气,人们容易将其归因于自身运气的高低,或者直接划入随机事件之列。实际上,多发的极端天气更像是旅行者集体丢出去的回旋镖。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称,旅游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导致气候危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十分之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表示,在 2016 年至 2030 年期间,旅游业的总排放量预计将增加 1/4。飞来飞去的游客可能在无意之中给全球变暖 " 煽风点火 "。

景德镇的洪水退了,镇远古镇的清淤接近尾声,采尔马特的小河重归宁静,马赛马拉又迎来全年旺季。雨过天青,许多人正在或即将再次踏上新的旅程。与其抱怨天气不似预期,不妨提前做好天气应急备案,同时尝试更低碳的出行方式。

在《旅行的艺术》里,就阿兰 · 德波顿而言,真正的旅行," 是旅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 "。一种解法也可以是,试试放慢旅行的脚步,在一个地方多停留些时间,更充分体验当地人文风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晓洋,编辑:Felica,36 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