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扎根幼教三十载 惟愿当好引路人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扎根幼教三十载 惟愿当好引路人 在梅州兴宁,没有学前教育从业者不认识黄柳平,甚至是小镇街边不起眼的 夫妻档 幼儿园、当地最远山旮旯里的乡村园,都见证过她一次又一次前来走

扎根幼教三十载 惟愿当好引路人

在梅州兴宁,没有学前教育从业者不认识黄柳平,甚至是小镇街边不起眼的 " 夫妻档 " 幼儿园、当地最远山旮旯里的乡村园,都见证过她一次又一次前来走访的脚步。

2013 年,兴宁大量无证幼儿园亟待规范。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正规学前教育,时任兴宁市教育局幼教专干的黄柳平啃下这块硬骨头——她用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到访上百家无证幼儿园不下十次,规范、整治,和很多人结下梁子,但更多结下的是友谊和信任;十年后,成为兴宁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的黄柳平又将办园经验毫无保留地输出,带动了一批乡村幼儿园成长,让乡里娃也能享受到和城里水平相近的学前教育。

今年夏天,工作 32 年的黄柳平成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是广东两名入围者之一。

坚守:" 山里孩子更需要我 "

1992 年,黄柳平从兴宁师范学校幼师班毕业,走进幼儿园,幼教生涯自此开始。

90 年代的兴宁,经济落后,玩教具匮乏,幼儿园除了几个菜篮子的塑料积木,一些扑克牌、飞行棋和几本小人书,别无他物。

有一次,黄柳平和几个年轻老师到广州一知名幼儿园参观学习,看到园里玩具丰富精美,孩子们的眼神光彩有神,和兴宁当地的幼儿园有着天壤之别。询问得知,政府投入办园经费达 100 万元。

100 万元,对于当时的黄柳平等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望尘莫及。几个年轻人泄了气。在回兴宁的火车上,黄柳平望着餐车上的桶装泡面和矿泉水,忽然灵光乍现。自此,他们成了 " 收破烂 "" 捡垃圾 " 的一群教师,利用月饼盒、奶粉罐、泡沫板、纸箱等废旧材料,自制玩教具达 2000 多件,虽不精致,但很具创意,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与当下提倡的低结构材料不谋而合。

这一智慧直至今天仍在延续。当地教育局出公务车的司机最不喜欢和黄柳平一起下乡,因为黄柳平总是在汽车后备箱塞满 " 垃圾 ",要请司机协助搬运进乡下幼儿园——她要教乡村幼儿园的教师如何变废为宝,用不起眼的工具,点燃孩子们创意的火花。

十年一线幼师,八年副园长,黄柳平有个 " 四不 " 育人准则:对聪明的不骄纵,对顽皮的不压制,对低能的不放弃,对怯弱的不忽视。她用爱心唤醒自闭孩子,用耐心感化问题儿童,成为幼儿心中的好老师、好 " 妈妈 "。

当年和黄柳平一起毕业的同学,如今只有两个人还留在山区。黄柳平在当地干出了成绩,还获评全国模范教师,东莞、深圳等地用高薪挖她的教育集团一个接一个,黄柳平却没动心。她说:" 待在这里,我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山区孩子更需要我。"

破冰:清理无证园," 有史以来最大的压力 "

2009 年是兴宁市创建教育强市的关键时期,组织安排黄柳平调任兴宁市教育局幼教专干、学前教育教研员,行政、教研一肩挑。上任才刚一年,2010 年,一场大病让黄柳平的工作脚步慢下来,医生要求她必须动手术、多休息。

分管领导问她要不要换个轻松的岗位,黄柳平没答应。她说,自己是兴宁唯一的幼教专干,她走了,怕当地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完不成,更怕耽误山里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前几年。

黄柳平见证、指导着全市 20 个乡镇中心幼儿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她在事业的道路上爬坡,总觉得上了这个坡就有时间喘口气了,但这个坡好长,她总也爬不完——就在 2012 年兴宁完成创强工作后,2013 年,为了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国家颁发了清理整治无证幼儿园等一系列文件,黄柳平再一次冲上前线,接下了清理整治无证园这块 " 烫手山芋 "。

这一干,就是五年。那五年,兴宁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很少看到黄柳平坐在办公室,因为她一直奔波在路上。上百家无证园,她一家一家地跑,每家都去不下十次,就连兴宁最北部罗浮镇毗邻江西的大山村落,都留下她的身影。随便报上其中一所园的名字,黄柳平都能清晰、准确地说出这家无证园的问题和症结。

五年时间,一千八百多天,到访无证园的次数达两千多次。这是一个没有喘息之机的数字。

黄柳平回忆,当时无证园数量大,举办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适龄儿童多但公办幼儿园学位缺。因此,清理无证园只能通过 " 摸清底子、疏堵结合、上门指导、逐步规范 " 的方式进行。

兴宁新陂镇傲梅幼儿园园长李傲梅就是那个时候和黄柳平相识的。2013 年,傲梅幼儿园是兴宁市众多无证园之一,说是幼儿园,其实就是个灰头土脸的路边小园,小到只有一栋平房,走在路上一眨巴眼就可以略过它,规模小,安全也有隐患。听说要整改,李傲梅犯了难:自己的 " 夫妻档 " 幼儿园在镇上开了 14 年,到底啥是规范幼儿园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怎么改?

黄柳平拿来一支笔、一张纸,把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还手把手教她消防怎么做、教室怎么改,贴心得就像自家姐妹。李傲梅遇到不懂的问题,第一时间就给黄柳平打电话:水龙头要多长?楼梯台阶和洗手台要做多高?……黄柳平耐心解答李傲梅的问题,也向所有前来问询的无证园园长悉心解释,不厌其烦。

不过,清理整治无证园总归是动了别人的饭碗。那几年,不时有威胁电话打进来,对方威胁说:" 你的头最好长硬点!" 就连当时政府部门的领导,也有意无意 " 点拨 " 黄柳平 " 不要只会按照规则办事 "。

黄柳平坦言,自己也怕了:" 那时的压力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来自各方的压力……我接到了很多威胁电话,一度我真的想打退堂鼓,但一想,撤回有点像逃兵。只要我再耐心点,再专业点,也许会好些。"

黄柳平为每一家想办证的无证园一对一做出整改方案,让他们花最少的钱去建设规范的幼儿园,后来 115 家幼儿园都达到了办园标准,拿到了办学许可。

" 黄柳平来我们这里得有二十次,指导我们办幼儿园,她真的很专业!" 李傲梅说,自家的傲梅幼儿园整改后已成了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新盖了一栋楼,还配备了两辆校车,镇上家长用脚投票,从前只有三个班规模,后面扩充到了八个班,生源比旁边的公办园还多。

推动:破除幼儿园小学化

规范无证幼儿园后,黄柳平还有一桩心事:当地乡镇幼儿园一直依附于小学而建设、运营,这相当于给学前教育发展套上枷锁。

2020 年之前,当地乡镇幼儿园挤在小学校园里,小学课桌椅锯掉一节腿,就成了幼儿的桌椅板凳;幼儿园上课,教的都是写字、算数,还有考试,课室里的玩具少得可怜。很多园长都是从小学临时调过来的教师,对学前教育怎么搞两眼一抹黑,连买张厕纸、买把扫帚都没有话语权,只能听小学校长指挥调度。

黄柳平对幼儿园 " 小学化 " 很痛心,要校长们改变教育模式,校长们却说:" 没有笔头的考试,怎么衡量幼儿园老师的水平? "

黄柳平给上级领导一遍又一遍地发信息,希望将乡镇幼儿园独立建制,让幼儿园真正独立出来,让园长拥有真正的办园自主权。2020 年,兴宁乡镇的孩子们终于有了独立的幼儿园园址。目前,全市 20 个镇(街道)均建立一所中心园,4000 人以上的行政村均配备 1 所规范化幼儿园。

兴宁刁坊中心幼儿园园长刘苑欣对幼儿园的独立建制感受最深。这个暑假,刁坊中心幼儿园作为乡镇幼儿园,还开了一家分园。漫步在崭新明亮的幼儿园内,刘苑欣感慨:" 能有这么漂亮的幼儿园,我之前真是做梦都没有想过!你能相信吗,现在市里领导都想把孩子送来我们乡镇幼儿园!"

黄柳平在 2021 年回到兴宁市第一幼儿园,担任园长,但对这些曾经打过交道的学前教育界的朋友,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兴宁一幼的大门永远对大家打开,什么时候想来学习,随时都可以来!"

记者在兴宁调研,几所乡镇幼儿园园长都说:" 黄柳平心里记挂的,从来不只是兴宁一幼,她惦记的是整个兴宁的学前教育发展。"

对黄柳平来说,她与兴宁所有的幼儿园是长在一起的,她的心为他们而快乐,为他们而疼痛。

兴宁市福兴梅子村有个梅子幼儿园,园长刘兰英指着办公室墙上成排成排的档案盒告诉记者:" 我们之前申报办幼儿园,申报材料都不会写,这都是黄园长指导我们写的。"

兴宁叶塘镇叶塘幼儿园园长王映霞说,乡镇幼儿园十几年前才刚刚起步,以前当地幼儿园 " 小学化 " 问题严重,孩子们眼里都没了光,是黄柳平园长教大家如何设计幼儿园每日流程和自主游戏。她给记者翻看张贴在走廊上的每日流程和区域游戏,自信地说:" 你看,我们现在教学理念变化多大!"

记者从兴宁市教育局了解到,近些年,兴宁学前教育大幅增加优质学位。2020 年,当地投入 4602 万元新建多所幼儿园等,增加学前教育公办优质学位 630 个。目前,全市幼儿园 199 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8.5%;普惠性幼儿园共 132 所,覆盖率为 91.48%;公办园 50 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 50.2%。更重要的是,坚持 " 以幼儿为本 " 教育理念,积极探索 "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的科学保教实践,已在当地成为共识,大大扭转了从前幼儿园小学化的态势。

现在,摆在黄柳平面前的新考验,是如何通过市一幼教育集团这个平台,带动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为兴宁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做出贡献。她说,保教质量是幼儿园的生命线,为兴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是她一生追求的信念。

文 | 记者 崔文灿

视频 | 实习生 李俊羲 记者 崔文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