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民安街道塘尾村
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民安街道塘尾村
塘尾村坐落在民安街道办西部2公里处,面积约0.08平方公里,相邻村落北面有西山村,东面有后坡村,西面有大熟村和迈林坡村,南面有调琴村。
该村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先祖是从西山村分支迁移过来的,元代至正三年(1344年),西山村始祖沈明通十七世孙,龙字辈的祖先(其名不详)于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从西山内村的南园房分支迁到1里之遥的北世村定居。时过两代,又有两位同族兄弟(其名不详),也从西山内村迁到北世村的南面定居,因该村北面有口大池塘,故叫“塘尾村”。两村只有一条围墙相隔。据说在清未民初,两村已合为一村,共用“塘尾村”一名至今。塘尾村在1981年全村搬迁到新村址定居。新旧村址相距只有50米的距离,地势高而平坦。
该村在清代属雷州府遂溪县治;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属法国广州湾租借地淡水区;清宣统三年(1911年)属法属广州湾租借地东海区;民国34年(1945年)属于湛江市东山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湛江市东海区公所,1952年属湛江市雷东县东海区,1958年属湛江市郊区东海岛公社,1959属湛江市郊区民安公社,1992年属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民安镇文西管理区,2010年属湛江经济技术开发民安镇(2011年改为街道办)西山村委会至今。
该村人口大概400多人,世居村民全为沈姓,均为汉族,属雷州民系,通用雷州方台,祖籍属该村的台湾同胞有25人。该村村民传统的经营,主要靠农业生产收入和海里鱼塘的养殖收入农业方面,主要是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及各式蔬菜瓜果之类、气其是东海香瓜、木菠萝、黄皮果、龙眼、荔枝之类名扬岛外。该村在生产队集体体制时,其海上的经营很有特色。从1963年至1979年之间,全村的村民(生产队社员),共修建了“大港仔”和“二脚文”两口海里大鱼塘。这是密封式的天然养殖场。潮水不能满过塘的堤坝,鱼塘的涵闸控制海水的进出。使天然的鱼虾之类的幼苗顺流而入塘内。涵闸套上网笼,控制鱼虾只能进,不能出。鱼塘就是个天然的“小海”。两口鱼境面积约1000亩,属村(两个生产队)集体所有,其经济收入大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集体体制改革后,这两口鱼塘由村民合伙经营,现已转租他人,收取出租金。
现时村民的经营方式和经济收入已呈多元化。一部分靠农业收入,一部分靠年轻人到外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一部分靠村民组织施工队稿建筑。或做生意的经济收入。村民生活大有改善。
该村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东海糯米粽、糯米糕、“菜包”、“煎堆"、看薯凉粉等。
该村1981年通电,1990年通电话,环村公路已在2006年建成,24年电脑网络全履盖。但村内街道尚未硬底化,也未建排污设施。还没有通自来水,每户的饮水靠自己打井抽水解决。
村中学龄儿童历来都在西山内村南园小学读书。校里设有幼儿园,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该村在清代晚期建有一座“北世祠堂”属土砖茅草结构,于20世纪60年代崩毁。其后商于1995年在新村址重建,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门楼是混凝土结构,里面正堂是混凝上加砖瓦结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供奉“北世”支脉的逝世先人神主牌,按辈分集中供奉在正堂,受后代子孙祭拜。该祠堂还有《北世祠堂族谱》一部。于1995年由其后裔沈怀志、沈怀忠、沈先等人修,属世系图式,2009年重修,属族谱正文式,此外,本村于1995年还建了一座“王帅府、武天府” 村庙,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属砖瓦结构。
本村自清代建村以来,就建有两座“土地庙”于1981年迁村时被毁,后于1995年在新村址重建。凡是“北世祠堂”这一支血脉的后代,在清明、冬至这天,男女老小都集中于祠堂正堂对列祖列宗神主牌,举行祭拜仪式,追思先祖之功德,绍承先辈之遗风,奋发图强,敢为人先。
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廿七日和十一月甘七日,村民都集中对村庙所供奉的王帅府和武天府的灵神进行祭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土地庙”是塘尾村村民集中祭拜神灵的场所。农历2月初二是“土地公”诞辰,村民都集中在庙前祭拜,祈求村庄兴旺发达。如果从其他庙宇临时请来的神灵,同样供奉在土地庙前受村民集体祭拜,所以说,“土地庙”是村里香火最旺的地方。
建于民安圩内的“雷班庙”,供奉的是“二八公”、“二爷、四爷”、“黑脸、红脸两位先生公”诸神。自明万历十年(1582年)就被东海下社沈姓先祖所供奉,至今已有400多年。于清道光戊子年(1828年)、由西山族老沈法律召集民安下社各“甲”的村民捐款建庙,于道光癸卯年(1843年)首建竣工。而现在的雷班庙,是在2005年由民安镇“十甲”20多个村的村民捐款,在原址重建的,占地380平方米,属三进宫式、气势恢宏,属粤西地区有名的庙宇。塘尾村村民和民安镇这20多个村的村民都对面雷班庙的神灵十分崇拜。每年农历的正月廿八、十二月廿七这天都到庙宇拜祭。尤其是农历五月初三,村民都集体“游神”、“拜坡”,仪式隆重、庄严、肃穆。
民安西山沈姓一族的“年例”都是正月初四这天,可以说其比大年初一还隆重。家家户户,拜神祈福,香火旺盛,热闹非凡。村民都大摆酒席,招待亲朋戚友,其乐融融。
该村至今还保留着中原文化的很多习俗:如生男孩都到祠堂“点灯”。以示向祖先报添丁之喜。如男丁婚娶,还保留报日子,送聘金、接新娘,堂屋门前拜神灵,新郎新娘给家庭最尊长辈敬“槟榔茶”,以示尊长敬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事虽逐步实行火葬,但其程序尚保留着很多旧制,如举丧入殓,孝子孝女着丧服,做佛事超度亡灵。尤其是孝子孝女披麻服,佩带砍刀送葬,以示为逝者一路披荆斩棘,尽满孝心。
该村是革命老村庄。1948年初,雷州地区党委的革命交通站曾经设在沈怀仁家;出版处设在沈树梓家。曾尚纪同志就是该出版处的负责人兼粤桂边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即湛江日报前身)主编。他是福建省莆田县人,1912年5月生,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东海岛工作期间,因严重胃病复发穿孔,吐血不治身亡,病逝于塘尾村革命堡垒户沈树品家中,埋葬于该村旁,后追认为革命烈士。1959年政府将其遗骨迁葬于“东海岛人民烈士纪念碑”。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省府的委托,沈斌、沈怀仁两位老革命带其妻子和女儿来到塘尾村瞻仰其牺牲之地,了却一生牵挂,寄托深深哀思。
塘尾村的主要人物有:沈怀仁(1927-2007),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康县武装部副政委,1979年任湛江地区劳动局副局长,多次立功嘉奖,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颁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沈生(1932-),中共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广东省安全厅工作,是正处级离休干部。沈娟(1957-),女,中共党员,任广东省供销社工会主席,副处级干部,已退休。沈怀志(1952-),中共党员、霞山区检察院专职检委(正科级)。于2007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命为四级高级检察官、工作表现突出,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其先进事迹被载入最高检察院《辉煌岁月·中国优秀检察官荣誉档案》和广东省检察院《峰嵘岁月》两书。中央电视台于2004年12月,在湛江采访其境外追逃的先进事迹,被拍摄录入《天职》这部国家大型反贪纪录片,其2012年退休。
塘尾村村口
王武廟
西山北世
王武廟
功德榜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