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寨文化重生,农村即将启动的“三清一改”行动指什么?
让村寨文化重生,农村即将启动的“三清一改”行动指什么?
据农村农业部最新消息,从即日起启动实施农村“三清一改”行动。这是一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对于行动的具体方面而总结成“三清一改”。主要包括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看似是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若上升到人文层面,其引导也应该非常重要。
村庄河塘
我们记忆里的村庄是什么样子的呢?四周环绕沟河,进庄必须走过村头的小桥,河里浅水清澈,有鱼虾游过。离家的时候,父母送我们到桥头,彼此都知道不能再送了,父母站定,我们背着行囊转身向他们挥手。归乡,远远看到桥头父母迎接的身影,仿佛他们从我们走就没离开过这座桥,桥下依然有水汩汩的流。如果我们回忆,似乎那绕村的沟河上的小桥上就从未断过人,迎来送往,或者老者们聚堆。沟河上的桥就是老家的模样!
离家打工·村头送行
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基本上每个村都有桥,这就是说每个村庄都会有绕村或近村的沟塘。产生这种村庄布局构造的原因,还是群居文化决定的,也有历史因素,一般是旱涝疏导的作用,旧社会也有保障村庄安全的因素(可想象护城河的作用)。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村庄规模都有了一定外扩;这样一来,很多沟塘应该说都在村庄内了。
村头桥上的老人
目前的情况是,农村垃圾大都集中在坑洼沟塘处,无论是一般生活垃圾(商品、食品的过渡包装),还是农业生产中的家禽养殖废弃物,又或者残羹剩饭及瓜果蔬菜。这一切都源于沟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塞,不再连通大河,也造成了死水沟塘;久而久之,垃圾也会向这些沟塘集中,更使得恶臭难闻。所以清塘沟才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所在。因此关于“三清一改”,结合农村现状,我认为只要应集中在“清塘沟”上。
农村现状·网络供图
人类的生活方式从古老的氏族社会开始,都是以集群生活的方式呈现的。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起点。我国领土宽广,农村人口占据了社会总人口的80%以上。尽管在社会进步的当下,工业及智能科技充分发展;但基层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还是在农耕。农村整体的协同发展,注定是不能完全的城镇化。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国家走向富强,汇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或许城市有它发展融合的劲头,城镇有它适宜特色的布局,村庄也应有它该有的老家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