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丨广州鬼市天光墟:天色未明,趁墟而入
地理丨广州鬼市天光墟:天色未明,趁墟而入
01
凌晨三点的“鬼市”
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曾提及一个神秘的地方——“鬼市”。那里深藏地底,神魔混杂,牛鬼蛇神们做着黑市买卖。一切世间解决不了的事情,在鬼市都可以完美解决。
俗话说,戏剧来源于生活。在广州,也有一个现实版的“鬼市”,它既热闹又神秘。据说是艺术家、文艺青年、古董玩家以及爱淘好货者的天堂。
那是在凌晨三四点,整座城市仍未苏醒。有人沉醉在睡梦中,有人黑着眼圈还在煲剧。而有一群人,早已摸黑起床,陆续骑着三轮电动车、自行车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开始张罗一天的“生意”。
远远望去,黑暗之中涌动着一大片手电筒光线,参差不齐地充盈着绿色、白色或金色的光。走近了,光线面前,是用一块块破布搭成的数百个摊位。上面的货品大多是摊主拾荒或回收而来,有衣服鞋包、锅碗瓢盆、电器手表、古玩玉器等……
传说中如同午夜鬼市般的神秘市场,就在这里开张,广州人更习惯叫它“天光墟”。此时此刻,正是它最热闹的时刻。
游荡在幽暗的青石板路上,趁摊儿寻宝的人也格外挑刺儿。年纪大的戴上老花镜,转着瓷器反复观赏。年轻人打开手电筒,放在与琥珀、白玉十厘米远的位置,左右查看。不懂行的年轻姑娘也近距离拍下一个个手串,发给懂行的朋友,求鉴定。偶尔,也有不少外地人,背着旅行包,成群结队地快步游走在各个摊位之间,脸上充斥着到此一游的新鲜劲儿。
正如三毛曾给“拾荒者”做出的唯美定义:“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在大街小巷里游走玩耍。自由快乐的,如同天上的飞鸟”。
当几经寻觅而不获的天光墟突然出现时,真是仿佛多年故交。有那么片刻功夫,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在形形色色散发着古旧气息的货物中,我也快乐到如同天上的飞鸟。
因为那是一种真实世界在唱歌的感觉。
02
不见光的江湖
在广州,天光墟流传于坊间的说法是“鬼市”:凌晨三四点就开市,天刚刚擦亮就像风吹雾一样散了,来无踪去无影,像荒山里的野草。
“鬼市”的由来有很多种讲法,一说是鸡鸣狗盗之徒,趁夜黑将窃来之物拿出兜售,谓之“见不得光”;一说是早年间大户子弟因家族破落潦倒而将祖传的字画珍宝等物变卖,因其面子问题,所有交易都转为地下,成了人们“撞大运”的所在;后来更有诸多奸商见此有利可图,也趁着黑转卖一些见不得人的仿货。
据清朝《岭南杂记》中的记载:“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与交易,多得异物”。天光墟发源于明末,兴盛于清末和民国。尤其是八国联军入侵后及军阀混战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宫廷、大户内的古文物大量流出,古董商人将其辗转私运至广州再出口。一时之间,天光墟甚至成为了广州古董玩物的汇聚地。久而久之,则成了广州的独特印记。
虽然,卖家的档口仅仅是随手摊开一块布,再铺上旧物。虽然所售的货物多以旧家具、器皿、故衣、什架等二手廉价货物及古董、字画、古籍等为主。但流动于凌晨三点的天光墟,依旧是一个真正的不见光的江湖,也自有不成文的江湖规矩。
买卖双方谈价之时,第三者不得插足。强行争购者,轻则遭骂,重则挨打,甚至招致群殴。
所有交易全凭一厢情愿,不吆喝,不亮字号。天一亮,人走货移,再无纠缠。
没有灯光照明。买卖双方谁也看不清谁,唯有逛摊的人手中的马灯,幽幽一点光亮,照着来往的人影飘忽不定。买与卖,全在黑暗中进行。饶是今日,这个规矩也仍被恪守。而旧时的马灯,则换成了一只只手电筒。
03
捡漏者的圣地
用行内的术语来讲,天光墟不能说去,亦不能说逛,要说“趁”。细细揣摩起来,这“趁”字颇有讲究,若即若离,若远若近。似一人踮脚睥睨,不言不语而心怀鬼胎,天色未明,“趁墟”而入,像是个捡漏的好兆头。
最为繁盛的时光里,广州著名的天光墟有6处,分别位于文昌北路、人民北路、光塔路、海珠桥、荔湾路和西门口。它们自清朝起便受海外贸易的影响而兴盛,甚至因为主要兜售古玩玉器,甚至有行走的民俗博物馆之称。从衡水的鼻烟壶、江苏的绣品、景德镇的瓷器、陕西的青铜器,再到孤本古籍、名家字画、国产老相机,但凡有点年份的,都能待价而沽。
而类似于“奇葩说”的故事里,有人用18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8万;有人花500元买了个盘子,鉴定后竟然是青花,42万转了二手;也有担着一挑全套一百二十八件景德镇瓷器,借着月光细瞅,款、印、胎、釉都地道。无缺无口无冲,说明用的这家人仔细,是大家名家,摆着比用着的功夫大。极便宜,半卖半送,买到的人便捡了漏。
来这里淘货,没有标价,也没有售后,堪称一场华丽的冒险,但依然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虽说是“鬼市出尖货”,但其中真真假假,全靠几丝运气与摸爬滚打练就的火眼金睛。有人花1元买得上千古董,也有人囤了一屋子假货。总之,在鬼市里“趁墟”,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是低价“捡漏”了,要么是天价“打眼”。
遗憾的是,时过境迁,物事两非。天光墟承载着一种渐行渐远的广府味道,在城市的夹缝里起起伏伏。几经取缔的文昌北路墟市依旧存在,但从日日开市变成了每周一次。荔湾路的电子墟市,更是元气大伤,唯剩下零散的游击摊位。只有海珠桥、光塔路和西门口的墟市依然长盛不衰。
至于墟市里的真货,更是寥寥无几,早已不复当年。
04
生活的另一面
人生百味,大隐于市。墟市里有多少此起彼伏的还价声,便造就了多少种热气腾腾的生活。
兜转于海珠桥南墟市的三个小时里,耳边钻进钻出都一派天真的对话:
— 老板,这个什么价?
— 三块!
— 太贵了,有没有一块的……
再看地摊上的货品,2元的喜士多锦绣肉丁盒饭,1元的嘉顿瑞士卷,3元的普洱茶饼,2元一件的衣服,1元一件的钱包,20块钱一个的胶片机,1千块钱的老鼠货iphone5S……
在这里,什么都可以卖。而钱,也可以一块一块地花。
如果说白天的广州是一个光怪陆离的舞台,那么此时此刻,就是卸妆后的“戏子”。当大块的LED屏,钢化玻璃覆盖的写字楼渐次褪去。这两幅面孔的反差,都绽在了这千米左右的墟市上。
在“广府文化”之外,今日的天光墟,还被贴上了诸如怀旧、文艺、情怀等标签。隐藏于标签背后的,则是一座城市阶层的分野。对于一些人,这里是他们衣食住行的一部分,是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对于热衷打卡小众的旅者,这里是一处新奇有趣,透露着情怀与文艺的景点。而对于热衷于“淘”宝的人来说,这里仍然有漏可捡。
某种程度上而言,形形色色的二手物件,让人乐此不彼的原因,在生计、乐趣、性价比、金钱、好奇心之外,或许更有“热爱”二字,以及那些与之相关的,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我在这里,买到了5元钱的木质茶盘,60元的丝绒长袍,10元钱整沓的邮票,还有两把辨不清年份的茶壶……买来的旧物,未必有用。但生活里,并非全部需要“有用”之物。一个东西,有一个情分。你与它,彼此相处、熟悉,即使从不说话也是安慰。
如同茶道中一期一会的欢喜意味,对于一众迷者而言,天光墟是一种生活仪式,是可以缅怀的过去,更是需要定期赴约的派对。
城市睡去时,它在叫卖中苏醒。城市醒来时,它如鸟兽般散去。
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它的存在,既现实,又魔幻。
参考资料:
[1] 《羊城后视镜》,杨柳,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2] 《羊城谈旧录》,黄国声,广东人民出版社
[3] 《岭南杂记》,吴震方编著
-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