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大城市生存指南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大城市生存指南 我是一个来自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人。 今天要讲的这个话题是世界性的。 除了家乡那不勒斯外,我本人在欧洲的维也纳和中国重庆长期居住生活过,以下谈谈我的感受,

大城市生存指南

我是一个来自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人。

今天要讲的这个话题是世界性的。

除了家乡那不勒斯外,我本人在欧洲的维也纳和中国重庆长期居住生活过,以下谈谈我的感受,供大家参考。

我在中国生活快四年了,了解到中国的非常多年青人去了外地读书都想留在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中国超级一线城市,而自己曾经生活的小城镇却面临着年轻人口不断流失的局面。

(意大利的小城镇)

但从小镇来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生活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生活成本高、工作强度大、通勤时间长,这些因素都让年轻人非常痛苦。我曾收到一位在上海打拼的年轻朋友的私信。他说自己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搭乘一个半小时的公交去上班,到了工作的写字楼后,边啃着早餐还要边排大概十五分钟的队才能挤上去办公室的电梯。外加经常性的加班,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出现了亚健康状态。

如果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还是单身状态的话,原子化的个体还要面对孤独以及遇到挫折时无人倾诉的困局,这会进一步加剧个体的心理问题。

(中国上海)

其实意大利也一样,在小城镇生活的年轻人发现自己的家乡小城镇虽然风景非常美,但已经有了审美疲劳。互联网把这个精彩的世界同步展现给了所有人,意大利年轻人每天刷脸书、Instagram,就愈加向往米兰、罗马这些大城市更精彩的生活和更广阔的眼界。

但无论在世界的哪一座大城市,生存资源都是有限的。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欧洲名城维也纳、米兰,大城市可容纳的人口总是有限的。

(维也纳)

关注我频道的朋友都知道我个人在生活非常关注成本计算,按照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如果想要在大城市立足,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周期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然而这个长周期会很痛苦,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阶段选择了放弃。

比如以我在维也纳留学为例,当时我每个月要付的房租350欧元(2700人民币左右),这个租金在维也纳已经非常便宜了,但相应地,这个地方通勤非常不方便,我每天上学、打工都要多次转车。每天晚上回到家后我都累到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甚至没有力气烧饭吃(欧洲去餐馆吃饭非常贵)。

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成本计算中抉择。在维也纳我实在享受不到这座美丽城市的繁华,因为每天的生活都像军队严酷的训练。唯一让我在这里支撑下去的动力是维也纳深厚的古典音乐学习氛围。

(我在维也纳餐厅打工的照片)

所以我要特别强调在大城市的租房成本占工资

比例,30%这个数字是个警戒线。如果一个人在大城市的房租占工资的比例超过30%,那就基本上享受不到大城市安逸的生活,相反反而有可能成为大城市这台机器上的劳动力干电池。

像在米兰打拼的年轻人,每个月的房租基本要在500欧元左右,而平均的税后工资只有1200欧元左右,房租占工资比例已经快逼近50%。我认识的这些年轻人每天下班后的基本状态是自己在家烧饭吃以节省开支,去餐馆吃饭只能是每个月进行一两次的奢侈享受。(意大利超市的食材并不贵)

(意大利米兰)

按照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在大城市无法个人自我成长,只是做劳动力干电池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年轻人都好胜心强,都坚信通过自己的打拼可以在大城市立足。然而我更想说的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要懂得撤退,撤离那些对自己难度过大的目标。降低一个难度,人生的道路也宽畅很多。

我在维也纳拿到硕士文凭后就开始计划找工作,我并没有像我的同学那样留在维也纳或者是像伦敦、巴黎那样更繁华的欧洲大都市。因为这些大城市有太多优秀的钢琴师,我留在这里将毫无竞争力。

所以我把眼光放在了遥远的东方,在听取一些在中国打拼的意大利朋友的经验后,我选择了去中国当钢琴老师。

我周围的朋友和同学在听到这个决定后,都认为我去一个语言都不通的国家工作简直太疯狂了。但如果你在做了细致的研究之后下了某个决定,还是要听从你的内心。

动身去中国之前,我还是在互联网做了最后一遍信息收集,完全排除了北京、上海这些在西方更为出名的城市。因为对于我来说,这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和通勤压力还是太大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中国重庆这座在生活成本、工资薪、通勤时间更为平衡的城市。

(中国重庆)

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希望我的经历可供大家参考。

(感谢我的中国朋友大头翻译我的口述/Grazie mille)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那就请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谢谢您的支持。如果转载本文,请与本人联系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