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女性而言,它比雅诗兰黛和欧莱雅更有性价比
对中国女性而言,它比雅诗兰黛和欧莱雅更有性价比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BT 财经
国内女性实现美妆自由,全靠国货品牌崛起。
百年企业屈指可数,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上海家化 ",600315.SH)就是其中一个。上海家化是中国民族化妆品企业中的领头羊,这家企业从诞生至今已有超过 120 年历史,也是中国仅有的 10 家百年企业之一。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上海家化尽管历经沧桑,却从未给人以 " 老态龙钟 " 或 " 迂腐陈旧 " 之感。相反,它日益展现出年轻化的姿态与充沛的活力。无论是其品牌调性还是营销创新,均能紧跟时代潮流,精准把握并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其旗下的佰草集、高夫、六神等品牌,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如今,上海家化已然成为中国本土日化行业的领军者,同时也是抗击日韩美妆产品市场冲击的重要力量。
说起上海家化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女性的美妆史。受到鸦片战争及戊戌变法失败的深刻影响,产业报国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生行于 1898 年在香港应运而生,这便是日后备受瞩目的上海家化的前身。自创立之初,广生行便积极推出双妹品牌,该品牌以花露水作为市场切入点,并逐渐扩展至香水和美妆产品领域。至 1915 年,双妹品牌已经拥有了丰富的产品线,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双妹品牌的影响力极为显著,甚至受到了民国总统黎元洪的高度赞誉。进入 20 世纪三十年代,双妹品牌更是崭露头角,与众多国际品牌相抗衡,并成功成为上海滩美妆界的翘楚,享有盛誉。
双妹品牌于 1905 年进驻当时经济最为繁荣的上海,它承载着民国时期沪上独特的名媛文化,巧妙地将东方风情与西方雅韵相融合,自创立之初便展现出了高远的起点。凭借其卓越的品质与独特的风格,双妹于 1915 年荣获巴拿马赛会金奖,彰显了其在国内外的卓越地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朴素之美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审美趋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上海家化紧跟时代潮流,推出了新中国最早的护肤品—— " 友谊 " 与 " 雅霜 " 雪花膏。这两款产品精准地把握了大众对于高性价比功效产品的需求,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国人最喜爱的护肤产品,展现了上海家化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外资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国人的审美需求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化妆品的品质与种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阶段,上海家化迎来了其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主打品牌美加净,作为上海家化历史最为悠久、知名度极高的大众品牌之一,创造了中国日化史上的多个里程碑:推出了中国第一瓶摩丝、第一支护手霜以及第一款洗护香波等产品。这些具有开创性的 " 第一 " 产品,在当时市场上引发了热烈反响,成为了备受追捧的 " 爆款 " 产品。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后,上海家化积极探索并开创多个新领域。它以中医中草药为特色,推出了中国首款功能性花露水——六神花露水,为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此外,1992 年诞生的高夫品牌,作为中国首个男士护肤品牌,其产品线覆盖了护肤、护发、香水三大领域,满足了男性消费者对精致护肤的需求。同时,上海家化还延续东方文化经典,推出了以中医中草药为核心理念的中高端化妆品品牌佰草集,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线。面对激烈的海外竞争,上海家化以中医中草药为切入点,成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展现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新时代消费者趋势变化,国货美妆后来居上。数据显示 2023 年以来中国化妆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尤其在出口东南亚和日韩方面,2023 年前 8 个月,中国化妆品对韩国的出口额同比上涨约 190%。数据预测,2023 年成为国货美妆大年,销售额同比增速将达到 21.2%,市场份额达 50.4%,首次超过外资化妆品品牌。上海家化能否实现全球化布局,还要从财报拆起。
充满磨难的公司历程
在上世纪的中国人看来,上海家化就是国产第一的美妆品牌。六神、佰草集、美加净、启初……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无不为国人所熟知,在这些老牌国货的带领下,上海家化于 2001 年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日化行业品牌。
上市前 10 年,上海家化的发展没有特别值得书写的部分,转折来自 2011 年。
那一年平安集团花费 51 亿元买下了上海家化的所有股权,掌权人葛文耀在后续经营过程中多次与大股东平安信托产生分歧,不到两年的时间,事情从经营层面闹到了大众面前。
2013 年 5 月,葛文耀两次利用自己的个人微博传话,称平安没有遵守当初耗费 70 亿元将上海家化打造成一流时尚集团的承诺,反而不断变卖资产,以致上海家化名存实亡。
而在此之前,平安信托已经发布过声明,表示接到集团内部员工举报信,认为高管有侵吞公司财产、设立小金库、分赃等嫌疑,召开临时董事会后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
罗生门内双方各执一词,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上海家化的命运因此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第二任掌门谢文坚接手业务 3 年间,上海家化股价跌了将近一半,2015 年上海家化营收增幅跌破双位数,同年出现上海家化上市后的首次净利润下滑;2016 年上海家化营收、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探 90%、90.2% 和 74.9%,年度获利仅为 2 亿元,此后业绩长期处于修复阶段。
叠加当时日韩、欧美化妆品牌的连续冲击,属于中国美妆品牌的市场日益收缩,直到近五年来,完美日记、珀莱雅等注重互联网拓展的新消费品牌出现才有所改观。
尽管如此,上海家化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了磨难。
2022 年二季度,上海家化净亏损 0.42 亿元。这也是继 2016 年后上海家化再度发生单季亏损。纵览 2022 年全年,上海家化的营收和利润都突出一个 " 降 " 字。2022 年度报告显示,上海家化全年营收、净利分别为 71.06 亿元和 4.72 亿元,各自下降了 7.06% 和 27.29%。
进入 2023 年,上海家化提出要将 " 营销爆品打造 " 作为工作核心,就结果来看还未进入收获期。
2023 年前三季度,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 50.91 亿元,同比下降 4.91%;归母净利润 3.94 亿元,同比增长 25.83%,增速为 25.83%。虽然上海家化在营收规模下降的同时实现了利润上涨,但比之华熙生物、贝泰妮、珀莱雅等后起之秀,在成长性和全面性方面都有所欠缺。
同样是去年 Q1-Q3 三个季度,珀莱雅实现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 52.49 亿元,相比 2022 年增长了 32.47%;归母净利润 7.46 亿元,同比增长 50.6%。可以发现珀莱雅不仅营收、净利全面超过上海家化,且在收入规模基本持平的同时,净利润超出上海家化近一倍,突出的盈利能力无疑会为珀莱雅争取更多试错空间。
化妆品行业研究员张晓光表示:" 最近十年上海家化只涨了数字上的收入,没有给市场提供更多的信心。投资者普遍不够信赖它的运营模式,光做营收是不够的。比如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上海家化的营收从不足 40 亿元提高到了 2022 年的 71.6 亿元,但净利润还在下跌,2012 年还有 6.35 亿元,2022 年只剩下 4.72 亿元,没有长进不说,股价还跌回了 10 年前的水平。"
2023 年第三季度,上海家化营收为 14.62 亿元,同比下降 10.82%;净利润为 9313 万元,同比下降 40.12%。
谁来接过国货美妆的棒
2020 年 4 月,上海家化迎来了自己第四任掌门人,前欧莱雅大中华区总裁潘秋生。潘秋生的加入似乎没有给上海家化带来新的故事。三季报数据显示,上海家化在 2023 年前九个月的个护家清类产品营收占比达到 44.57%,护肤类产品则只占 25.24%。
比起品牌效应强、溢利水平高的护肤美妆品,以花露水和肥皂为代表的日化产品具有消费高频、客单价低的特点,在盈利方面助力不大。而且从主攻客群来看,日化线面向的消费者为多人口家庭、家政工作者等,与购买美妆护肤品类的年轻女性差别较大,两个事业部较难形成联动效应。
在这种时候,新的品牌涌现,并扛起了国货美妆的大旗。
财报数据显示 2023 年前三季度,上海家化的毛利率为 59.52%,同期珀莱雅的毛利率为 71.18%,创下历史新高。低毛利一事在上海家化身上早有体现,2018 年 -2022 年,上海家化毛利率连年走低,从 62.79% 降到 57.12%,所以在 2023 年其实已经有所提高,只是依旧比不上同行。可以对比的是,2023 年三季度贝泰妮的毛利率为 76.42%,丸美股份毛利率为 71.8%,只有上海家化毛利率还停留在 60% 以下。
如是前提之下,上海家化净利率也显著弱过其他品牌。据张晓光统计,2018 年至今,上海家化净利率一直没突破过 10%,与珀莱雅、丸美股份、贝泰妮等企业相去甚远,贝泰妮净利率常年维持在 20% 左右。
多方研报指出,上海家化盈利能力差的本质是产品竞争力较弱,再往前追溯,与上海家化频繁换帅、战略操作无法保持长期连贯有着密切关系。谢文坚在任时,上海家化摒弃 " 研发 + 销售 " 并重的模式,施行 " 重销售、轻研发 " 的快销策略,利润虽能短期增厚,品牌力却遭到大幅削弱。
据 wind 数据,上海家化 2023 年 Q3 增加了自己的销售费用投放,同比扩张 22.28%,在营收中的占比为 43.16%,同比增长 11.7%。张晓光认为,近年来上海家化销售费用都达到了 30 亿元上下,销售费用率为 40%,由于他们错过了线上渠道发展的黄金期,品牌建设、渠道维护等方面花销会更大。
反观珀莱雅,2020 年开始就践行了 " 单品牌,大单品 " 战略。《英才杂志》在文章中指出珀莱雅抢占市场能够成功,与抓住了当下机遇也有关系。当时正值 " 功效性护肤 " 的风气兴起,珀莱雅抓住成分党和抗初老概念切入,打造出了第一个明星单品红宝石精华。" 不仅在成分含量与功效上与竞品形成明显优势,价格上对比国际品牌也更加亲民。"
同样靠着成分成功的还有华熙生物,2020 年前后,作为全球头部玻尿酸原料供应商的华熙生物开始推出自己的品牌,润百颜、夸迪、肌活、米蓓尔四大品牌形成矩阵,到 2022 年时,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已经从不足 7 亿元增长到了 46.07 亿元,比重反超原料业务升至 72.45%。
不过在 2023 年三季报时,华熙生物因功能性护肤品增长失速,营收与净利各自下降了 17.26% 和 56.03%。国货美妆谁能成为龙头,竞赛仍有悬念,上海家化仍有机会。
化妆品触底反弹
青眼情报的《2023 中国化妆品年鉴》显示,2023 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内,国货美妆品牌规模超过了外资品牌,同比增长 21.2%,市场份额达 50.4%。这也是来自中国的美妆力量首次在线上、线下渠道超过海外品牌,随着快手、抖音、小红书均启动电商化进程,中国特色的直播带货、种草经济等新兴购物方式开辟了另一块蓝海,市场规模达 4045.9 亿元,反超线下渠道。
销量 TOP20 企业中共有七家国货品牌,排名前 5 的品牌依次是珀莱雅、薇诺娜、韩束、欧诗漫、自然堂,全年 GMV 分别为 75.41 亿元、49.63 亿元、42.28 亿元、38.25 亿元和 34.54 亿元,增长最快的韩束相较 2022 年销量提升了 120.91%。但这意味着国货大获全胜吗?其实也不尽然。
除了七家国货品牌以外,剩余十三家都是外资品牌,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玉兰油、SK-II 等老牌劲敌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整个榜单的 TOP5 企业中仅有珀莱雅以第四名的成绩挤了进去。张晓光说,国货化妆品还走在成长的路上。
2023 年整个化妆品市场并未彻底恢复元气,国货美妆借助 618、 双十一等大促节日一炮打响品牌声量,这热度能否持续,看的还是真正深层且长期的品牌耕耘。国际大牌面对 " 中国市场失守 " 的危机也在不断求变,降价、退场、换帅……头部品牌对中国这个全球仅有的单一最大市场仍然充满兴趣与野心,进入增长新阶段后,品牌竞争只会更剧烈,而不会更轻松。
从具体企业来看,这样复杂的局面会加速进程,看见弯道超车可能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加速出清汰换的挑战越来越大,如果说珀莱雅走向的是前者,那朝上海家化步步逼近的就是后者。
对于上海家化来说,风雨兼程 120 载既是跨越,也是开始。作为百年龙头和民族标杆企业,家化承载着中华文化。但对国货美妆来说,击败日韩品牌还只是一个新的篇章,追赶方与被追赶方的位置交换,现在才刚刚开始。
百年基业下的品牌沉淀,上海家化正全力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