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巫娜:传统古琴界的“叛逆者”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巫娜:传统古琴界的“叛逆者” 撰文/张涵予 摄影/曹有涛 摄像/郑无边 古琴太“古”了。一把琴,前世携带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你会思忖它究竟该放在哪里,被谁弹拨,才可

巫娜:传统古琴界的“叛逆者”

撰文/张涵予 摄影/曹有涛 摄像/郑无边

古琴太“古”了。一把琴,前世携带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你会思忖它究竟该放在哪里,被谁弹拨,才可能道尽幽幽古意,呼吸深长气韵?

琴师巫娜却说,古琴不古。古琴是鲜活的语言,不是陈词滥调,只有回到古琴本身的人才会豁然开朗。说这话时,她弹琴将近三十年。

我们在京郊“果满地”的园子里见到巫娜。她2013年迁居此处,远离城区,弹琴喝茶,教琴授课,布衣布鞋,过着清净的日子。跟她学琴但比她年长的学生说,巫娜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精神很深。

被称为“老师”的巫娜,依旧随和热心:捧来摄影师需要的花瓶和香炉,帮工作人员找好需要的充电器,为大家泡上一壶乌岽单丛。宽敞清凉的琴馆里,古琴声响起,寥寥几音,留白处有呼吸,浑厚中见细腻,那是巫娜的琴声。

她说每张琴都像人,有明显的性格。她钟爱苍古、浑厚味道的“老琴”,亦喜爱音极细腻的琴。她不是第一眼美女,骨架端实,倒像是北方人,然而丹凤眼细细的眉角延伸至发线,透着明媚的英气,有古韵。

这一个巫娜过着中式传统文人的清凉生活,另一个巫娜却是传统古琴界的“叛逆者”。她多年前和窦唯一起做关于声音的实验;不间断玩跨界,跟摇滚、爵士、实验等领域的音乐家混搭合作。她在与电子噪音乐队的合作中真切体会到了古琴的“轻描淡写”,她说,“在自己的反面,看到了自己”。然后,她走回来,在喧闹的时代里,放一张静静的琴桌,以古琴联结当下与过往,给心灵留白的空间。

在自己的反面,看见了自己

心探索:弹古琴应该是很孤独的一种演奏吧,这么多年是不是需要练就很强的静心能力?

巫娜:事实上这个大的静心能力更多是说你对外在喧闹的环境要有一个抵抗力。这个抵抗力需要修炼,它很难。有时候到外地演出,发现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古琴,大家愿意听那些很华美的乐器,很热闹的东西,比如歌舞晚会。这个时候我如果拿一张琴开始弹,很多人不一定能马上进去,那就需要很有定力。

心探索:在这个方面你是怎么做的?

巫娜: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或挫折的时候,就要更多地向自己去看,而不是向外看,我觉得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修行。尤其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可能更多地倾向于外求,用数据、理论,程式化地去解决,这样就没有更多机会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种观念,更像是一种自我的重新塑造,我也是透过古琴这个乐器看到了自身很多问题,这也是一个不断夹磨自己的过程。

心探索:弹琴这么多年,有没有觉得太枯燥了,不想弹了的时候?

巫娜:从来没有过,即使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我被告知弹琴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得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那相当于你的人生没有选择,你怎么可能还想着这个东西很枯燥,你只会想着把它做到最好。

心探索: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古琴的?

巫娜:学校里进行的那些训练是出于目的性的,是没有办法爱上这个乐器的。真正深入是离开学校后,开始做一些与古琴贴近的事,比如喝茶、写字、品香;也做似乎不太贴近的事,比如去西方做跟当代艺术结合的事。凭良心讲,做这些完全凭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爱上了古琴。什么时候我对古典的诉求那么强烈,就是与西方的电子噪音的乐队合作。我在那次合作中,真正感受到了古琴的“轻描淡写”。所以我的感触是来自于反向的东西,在自己的反面,看见了自己。

心探索:你为什么会选择把古琴和西方当下一些音乐形态结合起来?

巫娜:其实就是我的喜好,我的个性的体现,觉得好玩儿。其实很多传统文人是很好玩的,琴棋书画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乐趣。他们并没有把它们上升到一个了不起的位置,然后束之高阁供养起来,并不是这样。很多人觉得我跟爵士、摇滚一起即兴演出,是为了推广古琴文化或者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知道古琴,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没有这个意愿。也许它兼具这个功能,但不是我初衷里面的东西。我每年基本上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国外,跟国外的当代艺术家做一些项目合作,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惯性,一种营养。

心探索:一种营养?怎么讲?

巫娜:如果我们一直在一个国家生活,一直不变,不断地重复,思维会变得迟钝,或者会变得有一些极端。我观察身边一些弹琴的人,他们会过大地看待古琴,这就会有一定的弊端。我到西方国家,我觉得改变我思维方式最大的一点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和我们的思维究竟能到多远多广,我们自己都不会知道,但这一点其实是一个生命体的动力来源。

西方人可能不知道古琴是什么,不认识这个乐器,甚至没听过一首古琴曲,但是听到这个声音之后,看了我的演奏之后,他们懂得怎么去欣赏,这就够了。我觉得我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似乎不知道怎么去欣赏,会本能地排斥它,缺乏一种更广的角度去看待它。

巫娜,青年古琴演奏家,9岁开始学习古琴,200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为古琴演奏专业的第一位硕士。自2005年至今,巫娜往来于亚洲、欧洲、美国等各个国家演出;2010年,开启并创作“古琴剧场——巫娜的选本”项目;现居住于北京昌平果满地艺术园区,专注教学与演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