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帅院士-知识铁人王德民
中国最帅院士-知识铁人王德民
他是科学界的颜值天花板,年轻时堪比小鲜肉,但他却说:不正经的人才谈长相
在2013年,网上流传出了一张几十年前的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注册表,全网疯狂转发,原因是:照片上的人太帅
1937年他生于河北唐山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留美学医,曾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
母亲中国籍瑞士人,曾执教于中央对外贸易大学
小时候家里父母交流都用英文,导致王德民不识汉字,还有了气走中文老师的“前科”,但自从开始上中文学校,成绩便一飞冲天
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石油学院,顺便拍了一张几十年后火遍朋友圈的史诗级证件照
在石油学院的5年中,他不仅门门功课都是满分5分,还是田径队的主力队员,很快就被选为全校3名模范学生之一
在快毕业时,放弃了留校的机遇,主动请缨去大庆油田工作
平时养尊处优的他,被分配到基层试井,干起了劳动强度最大、最艰苦的工作
和工人们一起,100多公斤的绞车下到千米以下测压,全靠人力摇上来,一天要测十几个
冬季太冷,仪器无法下井他毅然脱了棉袄给井口保温,硬是靠身体的温度把原油融化
他发现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与大庆的实际不符,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误差会越来越大。王德民立志创造出中国自己的分析解释方法,自学俄语研究数学推导方面的苏联资料,废寝忘食、连续奋战100多天,在1961年2月推导出了符合大庆油田实际情况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命名为“松辽法”
而误差仅为“赫诺法”的五分之一,当时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赞叹和羡慕的,至今,美国也只能采出地下33%的原油,比当年大庆的记录低了10个百分点
一个刚毕业的小伙,解决了当时国内专家最棘手的问题,王德民的名字开始震慑无数人
正当我们以为王德民的科研事业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
十年浩劫来了,他的家被抄了三次,他被下放到井下作业队,只准干活,不许科研
有人发现他还在偷偷搞科研,于是又把他调到了更辛苦的农副业队,在那里他连石油的资料都拿不到
他的妻子也因此得了忧郁型的精神狂躁症,妻子发病时专对王德民一个人
最终,为了避免刺激妻子的病情,王德民只好搬到办公室居住,从此,这个家就破碎了
好在时代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七十年代初,为了扭转原油产量下降的问题,王德民又回到了大庆
经过一年多的苦干,上千次的实验,配水合格率由30%提升到了70%以上,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创造二等奖
王德民提出的“限流压裂法”使大庆的石油储量增加了7亿吨,等于又找出了一个大型新油田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科学的春天”重回大地,王德民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他被提升为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87年,他和另外6位科学家收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工程院的首批院士
不少外国人慕名而来,想要高薪挖走他。而王德民却一一拒绝了这些请求,如是说道:“和国外比,我的工资不算高,但足够我用。”
王德民曾获得过国家级科学技术特等奖一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省部级奖13个;其中许多都是排名第一,并获国家新型发明专利8个;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3篇
王德民院士为石油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比起他严谨的科研精神、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崇高的人格魅力,颜值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现在流量的时代,大众对明星们越来越宽容,他们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无数人的关注,甚至只因一张照片,一次出镜就迎来万人称赞
而真正在背后付出千万倍努力,苦苦追逐理想,为了人民与国家奉献一生的科学家们,50年如一日,只争朝夕,但光芒却永远隐匿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