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里时常提及的《四十二章经》到底是何物?且听道来
《鹿鼎记》里时常提及的《四十二章经》到底是何物?且听道来
在《鹿鼎记》的世界里,一本《四十二章经》引得江湖腥风血雨、动荡不安,传闻《四十二章经》里藏着大清的龙脉里面有无尽的财富。宝藏为何藏在了《四十二章经》里?这里大有说头。
《四十二章经》全名《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传入中国翻译出来的最早的一部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书了。储存在历代皇室藏经中,而且在汉明帝以后此经书就广泛流传开。佛教流传到我国后便受到了统治者的欢迎,甚至到后来规定僧人见到皇帝也不必行跪拜礼。我们都知道《鹿鼎记》的背景时代是满清,满清入关后统治了明的领土,思想上却被汉人同化了,当然也包括了对佛教的尊重。
有了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我们现在来说说为什么宝藏地图选择藏在《佛说四十二章》中。第一,满清贵族人人喜佛,在自己家拥有一本《四十二章经》这样的佛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第二,藏有宝藏的经书是羊皮纸做的,这在一般的书籍上使用并不常见,但《四十二章经》流传广泛,并受百姓尊重,哪怕是古版经文民间也是常有的事,若是满清政府被推翻,后人流落民间拥有一本这样的经书也易不被人察觉,保证了后人安全把宝藏找出来东山再起。第三,在佛教中尤其是古代书籍珍贵人们对经书一直保持着珍爱尊重的习惯,不会轻易毁坏经书,更不会想到书的夹页会有藏宝图。
当然,用《四十二章经》来隐藏藏宝图也是小说为了引导故事发展的剧情需要。可是为什么金庸不用儒史道藏,偏偏要用佛教的一部经典呢?这其实也与作者本人有直接联系的。
金庸先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先生学佛前经历了人生中最为痛苦的经历,十九岁的长子传侠自杀,这次经历再次让金庸先生思考起“生与死”这个话题,他仔细研究过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里边有不少精湛的解释,却无法解答他心中“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只有从宗教中去求解答案。先生观看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反复思考觉得基督教的教义不符合他的想法,便去佛法书籍中寻找答案。
先生用一年半的时间去阅读《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原始佛经》英译本、《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等,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先生心中的大疑问,他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先生终于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出来,进入了佛法中明了佛意,生起了欢喜,之后便皈依与佛法结下了深深的法缘。而我们也有幸在金庸的笔墨中看到了武林江湖中一直无法泯灭的神秘力量,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