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冲击奥斯卡,幕后英雄不简单!
《战狼2》冲击奥斯卡,幕后英雄不简单!
视频:《出彩90后》——《战狼2》分镜师:张一鸣
前情梗概
近日,奥斯卡官网公布了选送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申请名单,其中,就有今年大热的主旋律影片《战狼2》。有人说,选送《战狼2》去奥斯卡,何其意料之外,却又令人激赏,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影业对好莱坞的宣战书。
《战狼2》选送奥斯卡,是中国电影对全世界的宣言
作者 | 狐狸晨曦,文章有删减
《战狼2》在上映超过一个月后,尚能票房压制了新上映《敦刻尔克》等好莱坞巨制大片,标志着中国影人同样有能力拍摄出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本土商业大片。
《战狼2》的成功,激励了中国影人,也激励了广大中国观众,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守住自己本土的电影市场。
历史上,内地影片真正获得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只有区区四次,即张艺谋的《菊豆》(1990年)、《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英雄》(200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年)。
除去《英雄》这个例外,此外再加上《红高粱》《香魂女》《活着》《秋菊打官司》等在欧洲三大影展屡有斩获的作品。
两次威尼斯金狮奖、两次柏林金熊奖、一次戛纳金棕榈奖、一次美国金球奖,三次奥斯卡外语片提名,此外还有欧洲三大影展的银奖、导演奖、演员奖若干,便构筑了中国艺术电影的 所谓“黄金时代”。
然而,也几乎正是与此同时,国产电影早已被香港商业片打得一败涂地。大伙们宁可挤在小录像厅里看哪怕是当时被评为「粗制滥造、低俗搞笑」的香港录像,也懒得去电影票买票支持我们的国际大导。
电影院线破产的破产,改行的改行,甚至都不用等到几年后好莱坞的大举进军。
中国电影教育,几十年里都是学欧洲的艺术电影,学法国的新浪潮,以拍艺术片为荣,以拍商业片为耻,从电影编导到广大艺术院校的师生们,长期推崇欧洲甚至亚非拉的艺术电影,鄙视好莱坞的“工业电影”,所以到了世纪之交,中国电影似乎脱离人民大众太久了。
一些导演很大程度上是用拍艺术片的思维去搞商业片,同时还想去欧洲、去奥斯卡拿奖的心思不死。
这种状况持续了数年,终于到香港影人尽数北上,带来了他们那套成熟的商业片运作模式,融入到整个华语影圈,方才有所改观。
电影首先是给大众看的商业产品。
《霸王别姬》虽好,然而这样的史诗级电影,有几部便足矣了,永远不该成为中国影业人人心神往之的终极目标。
因为如果把拍摄能在欧洲影展和奥斯卡冲大奖的艺术电影,当做了中国电影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那就是重蹈90年代时张艺谋们一边连拿国际影展大奖,一边国内电影被香港商业片打得一败涂地,各大院线几乎死透的覆辙。
一些人整天抨击《战狼2》这样的成功商业片没内涵,反倒去鼓吹那些绝大多数观众都看不懂、也不爱看的文艺电影,莫非是将整个华语商业电影市场都拱手让给虎视眈眈的好莱坞巨头大鳄们,这些人才会称心如意?
他们不明白或者装作不明白的,能代表中国电影之正确方向的,永远不会是他们这些只会沉溺于欧美或港台艺术电影的一小撮非主流!
相反,正是一边呼朋唤友,一边十刷二十刷撑起了《战狼2》五十六亿票房的我等广大观众,正是撑起了《战狼》《大圣归来》《湄公河》几百亿票房的我等广大观众,才建立起了让好莱坞垂涎三尺的当前全球第二大、未来注定是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模仿好莱坞、学习好莱坞、抗衡好莱坞,最终超越好莱坞,这条路何等艰难充满荆棘,但是天步惟艰,再苦再难也要有人走下去。
毕竟同样是视觉感官刺激,同样是宣扬英雄主义,中国观众们究竟更喜闻乐见的,是美国白人一次次拯救地球的英雄主义?还是中国军人自己的英雄主义?
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等到什么时候,每年能产出10部《战狼2》这样8亿美元级别的商业大片了,什么时候中国电影就是当之无愧世界第二,完全不再要什么国产保护月,可以和好莱坞大片正面抗衡,并牢牢守住本土市场了。
到那时区区奥斯卡给奖如何?不给奖又如何?正如早年国人无比期盼、现在反响平平的诺贝尔奖一样,无所谓,不在乎。
期待所有有志于振兴中国电影的华语影人,沿着发展本土商业类型片之路走下去,继续《战狼2》开辟的这条国产重工业大片之旅,书写将来注定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中国冲击奥斯卡之路坎坷
在好几部国庆档大片厮杀正酣的时候,上映了70多天的《战狼2》每天仍然有一两百万的票房收入,中秋节当天票房甚至超过200万。更难得的是,在票房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战狼2》也保持着良好的口碑,在各大购票平台出现了齐刷刷的空前高分,其中猫眼更打出了9.7的超高分数。
然而在国外,《战狼2》却并不被看好,其北美票房也不理想。
《战狼2》烂番茄评分40%。
所以,有些网友对于《战狼2》获选并不太看好。
尽管奥斯卡是美国电影业界的颁奖活动,但因为它的国际影响力非凡,各国对唯一的“最佳外语片”都趋之若鹜。
“虽然我很喜欢‘她’,但一直没有告诉‘她’,因为我知道,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这句话来自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里的一句台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电影人如此热衷冲击奥斯卡的原因。
在戛纳国际电影,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相继都有所斩获后,奥斯卡这块处女圣地“诱使着”我国内地影人前仆后继,却都铩羽而归。
我们再来回顾下近10年我国内地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
2016年 《大唐玄奘》
2015年《滚蛋吧!肿瘤君》
2014年《夜莺》
2013年《一九四二》
2012年《搜索》
2011年《金陵十三钗》
2010年《唐山大地震》
2009年《梅兰芳》
2008年《筑梦2008》
2007年《云水谣》
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5年《无极》
2004年《十面埋伏》
2003年《天地英雄》
2002年《英雄》
2000年《漂亮妈妈》
纵观近十年来中国内地送选的影片可以发现,大多是剧情片。
这些年的华语电影,一直努力将电影的大方向朝着商业类型片和重工业大片上靠拢,要从这些商业气息浓重的电影中选取符合奥斯卡评选标准,且能获得行业代表认同的片子,确实不好选。而脱离了“商业大圈”,挣扎求存的文艺电影又被行业代表所“歧视”。
奥斯卡与国产影片套路不同
近几年,我国影视作品确实有所改观,无论是从拍摄水平、题材种类还是宣发上,都有很大的飞跃,也在海外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但这么多年过去,中国内地总与奥斯卡擦肩而过。美国好莱坞影视娱乐教育控股集团、HIPAC美国海派克集团的CEO大卫·伍迪曾坦言:“中国(内地)影视人带来的作品,美国人往往不能理解。”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更是越来越偏向于欧洲流的审美标准。奥斯卡外语片奖存在比较固定的美学趣味,简单来说,喜欢的都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和困惑。
美国媒体人、影视专家朱易博士表示,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长达百年,不会轻易改变。好莱坞所谓的“中国元素”,《功夫熊猫》和《花木兰》,本质上,还是以美国人的审美趣味为标准,而不是中国人复杂的情感表达。
我们没必要把奥斯卡当作衡量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毕竟将能否在外国的奥斯卡上获奖作为评判国产影片好坏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误区。《筑梦2008》的导演顾筠曾说:
“奥斯卡的评委们在看待影片的时候会有他们自己的标准,而我们国内的导演在拍摄影片时还是要遵循我们自己的标准,怎么说也必须要中国人爱看。”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