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降薪、PUA、狼性喊话…卷疯了的券商研究所,比上热搜的某副总裁猛多了!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降薪、PUA、狼性喊话…卷疯了的券商研究所,比上热搜的某副总裁猛多了! 研究所的压力却是肉眼可见的加大,他们已经卷起来了。如果只看单日发布研报数量,那么第一名是天风,第

降薪、PUA、狼性喊话…卷疯了的券商研究所,比上热搜的某副总裁猛多了!

研究所的压力却是肉眼可见的加大,他们已经卷起来了。如果只看单日发布研报数量,那么第一名是天风,第二名是浙商,第三名是国君,分别是 41 篇、38 篇和 37 篇,这数量,也太拼了。另外,一共有 7 家券商研究所,出现了晚上 8 点之后还在交报告的情况,加班的人也是少不了。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邓碧萝小腰总

最近,券商研究所们人人自危。

" 卖方研究所洗牌年 "" 整顿潮到了 "" 大规模关停 ""70% 分析师等待转岗 " 的传言四起,有自媒体说 " 不少研究所停掉了研究业务 ",还传出几个所长离职,研究所关停的消息: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八妹查找了近期各家卖方发布的研究报告,发现最近并没有卖方开始 " 断更 "。

而去年开始报告 " 断更 " 的研究所,只有两家,分别是国新证券和中外合资的东亚前海证券,今年出现断更的只有恒泰证券。

其他关掉研究所的券商,都是前些年就断更了的,其中高盛的高华证券和中德证券都是有外资背景的。

看来,卖方还没有到关门的那一步。

但是,研究所的压力却是肉眼可见的加大,他们已经卷起来了。

如果只看单日发布研报数量,那么第一名是天风,第二名是浙商,第三名是国君,分别是 41 篇、38 篇和 37 篇,这数量,也太拼了。

另外,一共有 7 家券商研究所,出现了晚上 8 点之后还在交报告的情况,加班的人也是少不了。

下面就来看一下详细的榜单。

/   最卷的卖方,日更 40 篇研报   /

首先登场的是最不卷的研究所,可能得数海通和兴业。

海通都评上新财富了,有 139 位分析师,一天只交 3 篇研报,兴业虽然没有评上新财富,也有 168 位分析师,每天也只交 3 篇的量。另外还有很多券商,每个月才几篇研究报告,看来是慢工出细活,保质保量完成的。

反过来,爱卷的券商,可是从加班到报告数量,全方位地卷。

一共有七家券商研究所在晚上八点之后还提交报告,这七家全部都在 " 当日研报发布数量超过 20 篇 " 的榜单中。

但是,如果把协会登记注册的分析师人数一并考虑进去,那最卷的前五名,应该是申港证券、万联证券、华金证券、中银证券和天风证券。

按照分析师们人均产出算下来,差不多是每两天一篇研报的量:

此处有一个例外,就是国泰君安,他们在协会登记的分析师人数竟然是零,但是投顾有 2010 位,所以参与写报告的人有多少,是个未知数。

当然了国君的投顾人数还不是最高的人,只能排到第四名,广发才是第一,总共一万一千多人,投顾就占了四成多:

八妹认识的一些投顾,每天既要关注市场,写分析文章或者内参,又要卖理财产品,简直是全能选手。

顺便提一句,最近两个月,有很多传闻,不同的版本,都讲的是券商投行部裁人,那新闻标题怪吓人的:

  "XX 公司投行业务条线裁员三分之一 "

"XX 证券投行部上百人转岗 "

" 成了过剩产能,证券投行大裁员 "

那么这一块业务现在真实的情况是啥样呢?可以看一下协会的实时数据:

这不,前五名还是三中一华加海通,中信证券依旧有六百多名保代。

所以,很多标题党的话,听听得了。

唯一确切的一件事,是最近三个月沪深两市零上会,对发行有影响。

但 IPO 收紧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就在 2013 年,全年上市新股总共才 2 只,第二年才慢慢恢复,但是后面的上市数量,也出现了两次新高,分别是 2017 年的 437 家和 2021 年的 524 家:

现在收紧了发行,就算没有大力裁员,投行在 IPO 放松之前也肯定不会扩人了,业务少了收入下降,等待春暖花开之后再战。

那么,进券商研究所,对金融民工来说,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   餐标和住宿费腰斩,

券商研究所如今花钱有多抠?  /

券商研究所过去这一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抠起来了。

员工出差,预算大幅下降,餐标和住宿的标准一起腰斩:

某排名前十的券商,差旅标准骤降,原来酒店可以住一晚三千的万豪,现在连一千左右的喜来登都不允许,只能在如家和汉庭之间选择;原来的餐标是一天 100 元," 多花点也无所谓,稍微超出个几十都给批的 ",现在则要求严格控制在标准内,且必须在公司附近消费。

甚至有些研究所,办公物料都开始缩减,打印彩印需要领导签字,连送客户的台历都压缩到只有几本,而且还从 365 张变成了 12 张。

还有不少研究所,连必备的数据库 wind,也买不起了。

今年年初,有券商人士透露,目前他们单个 Wind 账号的采购成本已经达到 19000 元 / 年,近两年的涨价幅度分别为 37% 和 67%。在高昂的支出下,其所在券商的 Wind 采购数量减少了 24%。别说 Wind,就算是价格便宜的同花顺 iFinD 和东方财富 choice,还让分析师去找同业的借呢。

压缩完这些成本,自然更要压缩的就是人力成本了,同样一个人,以前干两个人的活,现在给咱干三个人四个人的,冲!

2022 年就出了个大瓜,某家券商的固收首席给员工训话:

你们得疯狂工作,疯狂搞派点,往前面冲,冲不了就主动辞职换工作。

每天要把研报狂发给客户,把客户轰炸到吐为止;

我每天发 10 条以上朋友圈,微信群 QQ 群转发就不说了,一直要轰炸到微信限流为止;

受够了 XXX 之流,要把过去几年失去的,加倍抢回来。

" 每个人都要进化成一匹吃人的狼 " 这气势,可比那些成功学大师还要猛啊。

不择手段的不只是首席们,去年 10 月,还出现了某券商研究所所长狼性喊话,给员工打鸡血,比最近火上热搜的某位女副总裁可猛多了:

" 卖方,每过一个月,压力翻倍 "。

" 市场的残酷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我们提供市场化平台,对个别人来说,必然也会很残酷 "。

  " 有人看到了你没有看到的未来,这个未来只剩两个半月,认知的差距决定了你们未来走向的差异,生门死门 "。

" 这种压力,在任何一个不想屈服于命运的平台上都会存在,现在没有地方可以躺平,除非你彻底离开这个行业,也是一条路 "。

" 增强你的求生欲,激发你的潜能 all in 到工作上来,少点时间去玩争分夺秒地快速成长,提升自身价值含量,才能与我们走到最后 "。

更让人不解的是,这哥们自己也是从研究员一路爬上来的,曾经是 " 消费一哥 ",带着团队在 2019-2022 年连着拿了新财富,到去年 5 月才到研究所当所长。

这事儿出了没一个月,又传出另一家券商的美女研究所所长,也在 PUA 实习生,直接晒他们的出勤时间,有几个实习生工作时长在 8 小时以下,干 5 个多小时的被直接取消实习资格,其他人建议单独沟通,不能提高的全部劝退。

而这些实习生的工资,每天只有 80-100 元,换算下来时薪只给 10 块,麦当劳都要给 25 了,也太便宜了。

据说这位美女研究所所长非常爱自拍,甚至上了卖方研究领域八大未解之谜榜单,连工作时间都不够,哪来的时间自拍呢?

/   利润集体大幅下滑,

券商研究所洗牌才刚开始?  /

今年刚出炉的一季报,券商的压力来了:利润集体大幅下滑,只有四家同比增长。

而研究所压力尤其大,因为今年基金要减费降佣。

本来,最近五年内,全市场公募基金的交易佣金率就一直在下降。

从 2019 年到 2022 年,已经从万分之八点四,降到了万分之七点六。

而最近的新规,要求被动基金的交易佣金不得超过市场平均佣金率(而且不得为投资咨询服务支付佣金),主动型基金的交易佣金不得超过市场平均佣金率的两倍。按照目前市场平均 0.020%-0.025% 的佣金率计算,今后公募基金支付给券商的佣金率最高也不能超过 0.05%。

新规将从 7 月 1 日开始实施,可不要小瞧从 0.076% 降到 0.05%,感觉好像不多,实际上券商本身的交易成本在 0.02%,相当于利润从 0.056% 降到了 0.03%,拦腰斩断。 

有分析测算,此次降佣每年将向市场让利约 66 亿,都是从卖方这边吐出来的钱。

也早就有券商开始考虑研究所的去向。

华林证券曾经公告过要撤销研究部,再把剩余的七个部门整合成六大部门。不过,目前他们的研报还在更新着,看来暂时还是保留了研究部。

还有红塔证券研究所也经历过大洗牌,当时的任所长带领了一众分析师全部跳槽到德邦证券,副所长李奇霖则留了下来。今年内红塔证券的研究报告作者中仅出现了 7 个名字,分别是肖立戎、杨欣、于快、陈梦瑶、王雪萌、唐贵云和奇霖宏观。

再往前,光大证券研究所也在 2020 年底遭遇过所长、副所长、所长助理等组团离职的事件。不过,这照样没有动摇光大的根基,人走了,招新团队不就好了。目前的光大研究所虽然没有拿新财富,但有 85 位分析师,一天交 9 篇研报,经营上还是很稳的。

研究所的这种大洗牌和收入有关,同时也和券商领导有关。

券商虽然有很多看上去大股东是民营资本,但是一把手都是国资指派的,比如华创的大股东是新希望,但是管事的人是贵州省国资委过去的。

国企领导,升官重要,赚钱没那么重要。所以要功劳,见效最快的就不是业绩,而是研究所这样的可以参加排名拿奖,或者在业内做出点影响力和口碑。要拿这个影响力,只需要花一笔钱挖研究团队,或者再花一笔钱雇一个知名经济学家来当首席,立马一炮打响。

所以,在券商研究所的扩张历史中,都有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投入,宣布成立研究所,直接几个亿挖团队,机构研究业务牌子立起来,上新财富,或者开点宣讲会,名头就打出来了。

以前的分析师和研究助理们,只要跟着自己的老师卷新财富,评上奖之后,分析师跳到下一家去当首席,助理升成分析师,团队集体赚大钱。

可是现在,业绩压力来了,公司一把手还愿不愿意养研究团队烧钱,就成了一个纠结的问题。

何况,新财富自己也出过 " 不雅饭局 "" 写真拉票 " 等几次影响不好的事件,画风有点不好看,现在有一些所已经不买新财富的账了。比如说中金、太平洋、中银、国联、东北、方正、华泰、银河、中信、长江、光大等多家大所,有部分研究员是新财富,但研究所自己落选就落选,人家根本不在乎。

另一方面,研究所们面对的监管也变严了。

去年 5 月份,监管给券商的研究所业务密集开了 24 张监管处罚,连所长、首席都不放过,东亚前海研究所负责人贺燕青也被警示了,堪称业内巨震。要知道,在前年跟研报有关的罚单,只有 3 月安信证券 " 风水研报 " 和 6 月上海证券 " 虚假研报 " 这两单而已。

现在,有八妹认识的研究员也在探索其他挣钱路子,比如搞直播,搞知识付费,拓宽一些收入途径,就这还没听说谁有足够的收入来源。

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报纸和自媒体输出的内容已经是海量,券商研究所出的研究报告,到底还值多少钱呢?

参考资料:
《监管出手,多家券商、金牌分析师被罚》,观察者网
《大地震!光大证券研究所损失多员大将,所长、副所长、所长助理 " 组团 " 提离职,发生了什么?》,券商中国

《金融圈又爆大瓜!固收首席:疯狂工作,疯狂搞派点,研报轰炸把客户炸吐,每个人必须进化成狼 .....》,中国基金报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