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黄帝故里在哪里?甘肃成县证据确凿!诚邀华人来祭祖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黄帝故里在哪里?甘肃成县证据确凿!诚邀华人来祭祖 黄帝故里,指黄帝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中华始祖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华夏儿女祭奠祖先、缅怀先人、寄托感情的圣地。中华民族

黄帝故里在哪里?甘肃成县证据确凿!诚邀华人来祭祖

黄帝故里,指黄帝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中华始祖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华夏儿女祭奠祖先、缅怀先人、寄托感情的圣地。中华民族历来有着"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通过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宗先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寻找真正的黄帝故里,使全球华人有一个精神的家园,对于增加民族凝聚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通过成县本土的学者和文化工作者的考证研究,发现了当今成县就是从文始祖黄帝的故里,是三皇五帝的帝都,这一生要发现,引起了国内学者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现将成县是三皇五帝都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一、传说中三皇五帝的活动轨迹及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历史传说中的三皇指伏羲、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 伏羲出现在盘古开天地后,为华胥所生,“生于仇池,长于成纪”(成县古称仇池郡)。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创造人类,形成华氏部族。伏羲是人文初祖,女娲为人文初母。神农炎帝与轩辕黄帝为少典和符宝之子,“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和羌水,形成最早的“氐羌民族”。轩辕成为部落首领后,依据成县城东庙湾中字山建立了古“中国”,定都“昆仑山”,治所“凤凰台”——最早的“中国”诞生。

随着农耕的出现和人口增长,轩辕走出昆仑山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一路沿“西汉水”、经“仇池”、斩刑天和炎帝合并形成炎黄部族;接着“过不周”、北伐降伏羲与华氏族群合并形成“中华集团”——最早的“中华民族”诞生。接着顺“渭水”、入中原,渡过黄河东征,杀蚩尤,取代神农统一蚩尤夏氏部族融合形成“华夏集团”——“华夏民族”形成。

自此,轩辕黄帝成为华夏民族始祖,他的出生地就是华夏民族的祖源地。究竟哪里是黄帝真正的出生地呢?

二、皇帝故里考证研究的最新成果——成县祖脉为祖脉之地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氐族人,生于寿丘(今甘肃陇南成县小川镇天寿山一带),建中国,都昆仑,治所凤凰台。 对此,有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包括国家地理新发现,人与生存环境互相依存的科学研究数据以及史书和文物古迹、山水地名,民间口碑。 在后面将一一介绍。

中华民族是以孝为本的民族,寻宗祭祖是华夏儿女的共同的心愿,全国各地都希望尽快找到黄帝故里,许多地方发现偶尔的地名巧合或传说就草率宣布找到了皇帝故里,并开始举办以商业为目的的,自作主张大张旗鼓的全国甚至全球华人祭祖活动!美好的愿望和初衷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国家民族重大历史课题和经过科学考察已被确认的证据来衡量,显然证据不足,各有各的目的,说法很难统一,从而形成五花八门各自行动多处祭祖的怪现象,最热闹的也不过请几个不在位的“大人物”撑撑体面而已,有的已经连续多年,但至今都是地方行为,没有一处国家认可的正宗祭祖圣地。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国务院2013年批准甘肃为华夏文明创新区以后,甘肃以及周边地区民间的寻宗找祖活动十分活跃,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其中最为重大的发现当属甘肃陇南成县民间考证研究的成果——现成县为“三皇五帝都”(见甘肃经济日报2018.4.18第8版刊登的记者李成侠的专题报道—成州地理新发现:揭秘三皇五帝都)。甘肃经济日报的文章,以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怀着抛砖引玉的良好愿望,全面介绍了目前华夏文明探索的最新成果,结尾以“求证还在继续”的期待,留下了国人思考和争鸣的余地……

三、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黄帝故里说

通过成县祖脉文化研究者的详尽考证,其他地方的黄帝故里说证据、论证都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不能够形成完整、科学、全面的体系,有附会这嫌。下面是成县祖脉民间研究会整理的一家之言,愿和兄弟省市的同仁商榷讨论,

(一)山东寿丘的黄帝故里说。从史书记载上来看:其主要依据是汉代孔安国在《尚书传》中认定“黄帝出生在山东曲府的寿丘”。受此影响,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也附和了这种说法。其他重要的历史著作和地理著作中没有记载。从民族关系上来看:山东寿丘为九夷人少昊所居的核心地区,作为氐族人的黄帝不可能出生在夷人的核心居住地。从标志性地标昆仑山来看:山东找不出一个与寿丘首尾相连的黄帝下都之地昆仑山。而在成县小川镇辖区内就有昆仑山和寿丘(天寿山)存在,两地相距在10公里以内。仅从以上历史依据、民族关系和帝都昆仑山这三点最基本的要素就可以否定黄帝故里山东寿丘说。 所以黄帝故里在山东寿丘的说法不成立。

(二)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说。从史书记载上来看:一是史书上的记载和清朝康熙年间所立的石碑。新郑依据的是汉代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还有汉代在此始建的轩辕庙,历史上有毁有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庙前立“轩辕故里”碑。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成县不仅有轩辕庙,最有说服力的是现成县小川镇八仙洞景区内的五仙洞浮泽庙里面还有现在还保存有宁代所立的轩辕氏碑记,比新郑轩辕庙前清朝知县立的碑刻早了近400年。

新郑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有个“有熊”的地名,可是它只是出现在汉书的记载里,而成县昆仑山西面的西汉水对岸,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的地方,至今还有个“熊池”之地名,即武都区熊池乡。从其他方面如民族关系、帝都昆仑山等祖脉之地必备的要素来看,新郑的黄帝帮里说完全可以证伪。所以,尽管新郑近年来虽然把把所谓的黄帝故里规模和规格打造的一年比一年高,但学术界始终不买这个账,历史上没有一个无帝王到新郑去祭过祖,近代也没有领袖人物去此地祭过祖。

(三)陕西黄帝陵说。从史书记载上来看:《史记》中有“黄帝葬桥山”的记载,陕西对外宣传的是黄帝“衣棺冢”,章越琴先生的专著《三皇五帝都考辩》对“桥山”等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再者,陕西打造的是黄帝陵,从来没有说是黄帝故里,因此与成县的黄帝故里说在学术论证上不冲突。

(四)甘肃清水轩辕故里说。从史书记载上来看:《水经注》有:“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从地理标志上来看:清水有三皇沟,沟前有座明朝修建的轩辕祠,历史上也有毁有修。清水轩辕祠1943年被国民党驻军拆除,盖了碉堡,剩下一厢房。庙前曾树有“轩辕故里”石碑,还有三根千年古树,传说是黄帝亲手所栽。 近年来有华国锋亲笔题写的“轩辕故里”题词,广州美术学院潘绍棠教授设计的轩辕塑像。从在民族关系上看,清水的轩辕故里属于上古伏羲的华族地区,而不是氐羌民族区。从地标昆仑山来看,在昆仑山与寿丘关系上也找不到支撑,无法解释轩辕生长之地“氐水和羌水”的出处。同时黄帝北伐过程的时空转变以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里无法解释得通。所以,其他要素在这里便是无源之水,清水轩辕故里说也是站 不住脚的。

(五)天水齐寿轩辕故里说。从史书记载上来看:齐寿山因其山岭如冢,故有寿丘之异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到成县寻昆仑山祭祖未果,便巡幸鸡山(山上至今留有唐王殿),然后沿西汉水折返长安途中,到了今天水齐寿山即西汉水源头时,将带来祭祖未用的纸钱在此全部烧掉,所以齐寿山又名“烧纸坡”,当地人方言说成了现在的“稍子坡”。从民族关系上来看,虽然齐寿山处于华族向氐羌民族过度地区,但是其历史依据和自然与生存环境仍然与祖脉要素相距甚远。齐寿山已经非常接近祖源地成县,两者间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二、皇帝故里考证研究的最新成果——成县祖脉为祖脉之地

除陕西黄陵说与黄帝故里说没有理论与证据上的冲突外,目前主张黄帝故里说的地方主要有山东寿丘、河南新郑、甘肃天水的清水、齐寿,从史书记载、地标性山川河流、民族分布等方面来全面考察,均不能形成科学、完整、全面的体系。甘肃成县不仅有天寿山和昆仑山,而且南北相对;天寿山上有宋朝赵希迁的碑刻曰:“昔有公孙氏(黄帝)五子在此学轻举之术”的记述;黄帝本是氐族的代表,而成县上古恰恰是氐羌民族的核心聚居区;成县不仅有轩辕谷和轩辕庙,还有祖始庙等。这些复合性的一系列证据足以证明成县是黄帝的故里!

1, 成县境内有天寿山、昆仑山、凤凰山、鸡头山、昆通山、乔山、甸山、盘古山、方山和药山外,还有很多与轩辕黄帝记载中有关的山水地名。成县地处秦巴山区和西汉水上源,它是仅次于黄河的中华母亲河。这里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巴蜀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三叉神经地带。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文明就是汉族的文明,汉族文明就是先秦文明,先秦文明就是氐羌文明,而氐羌文明就是成县文明。成县有大量其他地方没有的祖脉文化元素,有关轩辕黄帝子孙三代的活动痕迹:原县城西建有轩辕庙;县城西五仙洞有轩辕五子在此练功的碑记;太祖山上有轩辕黄帝之孙玄帝颛顼庙宇遗址和碑文。

2、有关上古文化的祠宇在成县集中分布:曾经散落在成县境内五六十处祠宇庙观中,大多数是与始祖及本土道教的上古文化有关,如轩辕庙、方山寺、西王母庙、大云寺、三母宫、玉阳宫、白马寺、雷神庙、盘古庙、玄帝庙、祖始庙、华胥庙等,其香火在于“敬神",这和当地“敬先人”同义;外来佛教多以借居而存在,其香火在于“求佛,拜佛”,是带有目的性的祈求保佑和赐福。上古道教祠宇在一个县域范围内有如此密集的分布的,在全国实属罕见。

3、中国由来的“中字山”,其“中”字在数里之遥赫然在目。中字山上为凤凰台,下方为大云寺,东侧为轩辕谷。

4、史料记载轩辕黄帝履历中的有关山水地名在成县皆有对应,且方位和相互关系几乎不差。如皇帝出生地寿丘--小川天寿山;帝都之地昆仑山--小川昆仑山;古中国出处即庙湾--中字山;中央治所凤凰台—庙湾凤凰台;还有仇池、西汉水、黄河、方山、鸡头山、盘古山、龙门山、不周山等等。这些都是《山海经》中有关轩辕黄帝履历中标志性地名,全部集中在成县境内及周边地区,这绝不是偶然。一个两个是偶然。

5、上古定都依据的是星宿学:记载黄帝的帝都在南北斗对应的方位,现已查明,南斗坐标点刚好在成县鸡头山之阳。

6、成县昆仑山,通过卫星导航都能搜到准确位置在城西15公里处。它与天寿山南北相对、首尾相连,昆仑山上的庙宇和碑文明确记载。此处曾叫昆仑乡,现为小川镇辖区。据记载,当时的昆仑山上“万物尽有,人神共居”,说明自然环境和条件优越,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合万物生长,适合农耕生产,属于人间仙境。这与成县上古时期处于亚热带气候的自然环境,以及到现在昆仑山所在的“小江南”气候和自然环境相吻合。

7、轩辕黄帝是中国制陶业的鼻祖,在成县昆仑山附近的陶器制造业至今世代相传。昆仑山北坡的沙坝镇现今还有制作陶器的传统。

8、在成县盆地和周边出土了大量与黄帝同时期的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据早期官方记载的就有近二十余处。据民间调查统计数量更是惊人。尤其昆仑山周边的文物和灰坑数量众多,家喻户晓。私人收藏数量和质量超乎想象,其中彩陶、红陶、灰陶、石刀、石锤、石斧等距今都在4000到10000年之间,从时间空间上正好与始祖文化早期相对应。

9、历代帝王来成县寻祖都有记载:历史上曾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唐太宗等曾前来成县寻祖的记载。武则天则下令烧毁在凤凰台中字山下庙宇和祭台六十余座,强化佛教文化,强化女王专治。至今凤凰台中字山下的地名仍然叫庙湾。成县非五岳之地,帝王们之所以如此眷顾分明不是为了观光旅游,如红色帝都延安者,祖源也。

10、成县民间至今流传着一种”传神”“迎黄爷”和唱“三黄爷”的活动,歌舞者叫“三黄弟子”,它属于羌族文化。轩辕黄帝是氐族,成县是古氐羌民族的核心聚居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和迎接轩辕黄帝东征战杀蚩凯旋;而与此相对应的蚩尤地区却流传着“驱黄鬼”的习俗,认为黄帝是侵略者是黄鬼。一个“迎黄爷”一个“驱黄鬼”,敌对双方地区人们的不同态度应证着黄帝东征的同一史实。

11、在成县当地流传和散落着更多与黄帝相关的民间故事和神秘的地名。如红川镇甸山有药王庙、“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流传下的中草药至今老百姓还在采用,又如成县境内的黄龙、黄山、黄河、黄陈、 黄渚、黄拜梁、府城、紫金山、药山、玉皇楼、白马、牛尧、梦子坡、思儿潭等因黄帝而流传下来的神秘地名至今仍在沿用,成县好多未解之谜因为祖脉而终于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学术界的探源动态对祖源地的研究和确定在全国已有好多版本,但这并没有终结学术界通过历史地理学寻祖探源的脚步,反过来说明祖源地并没有最终找到。既然轩辕是人,他就会在栖息环境与生存空间、以及民间习俗和史料记载里留下蛛丝马迹,根据这些蛛丝马迹,一部分专家学者在黄河流域从山东开始,冲出重重阻拦一路向西,沿渭水直至甘肃天水才停下了西行步伐,人们似乎觉得找到了祖源地。然而在结束几千公里西行,在天水犹豫徘徊了一段时间后,又掉头进入了“西汉水”上游开始南下,“路不周以左转”直指陇南成县方向。另一部分专家学者在长江流域,从江浙开始顺江而上,到了江汉和巴蜀地区开始沿“汉水”和“嘉陵江”下游直指陇南成县北上。寻祖探源的脚步在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沿同一“汉水”南下北上,对成县形成文化夹击之势,很难这是偶然的巧合!甘肃已经明确陇东南为华夏始祖文明的核心区,成县是陇东南乃至西北地区唯一的千年古县,通过大量考证与事实已形成祖源地在成县的完整证据链。纵上所述,大量史实、资料和考证充分证明了一个结论 : 成县是轩辕黄帝的故里,是古中国帝都所在地,中华文明的祖脉在成县,成县是华夏民族的祖源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