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攻”与“守”
人民币的“攻”与“守”
经济观察网 欧阳晓红 / 文 也许在改革开放 " 弄潮 "44 年,又名 " 鹏城 " 的深圳特区,市场主体更能触摸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击力,更能体味到在国际化进程之中,人民币的 " 攻 " 与 " 守 "。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前几天到盐田调研,盐田港热闹非凡,工人们忙不过来。一位做智能产品的企业家告诉龚晓峰,该企业的内贸业务占比已经从疫情前的 90% 降为 10%。现在该企业以外贸业务为主,对美国的出口成倍增长。
出口增长的动因之一,是人民币汇率下行。7 月 31 日盘中,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报 7.2321;8 月 1 日盘中,CNH 更是一度站上 7.2136 的高点,美元指数则报 103.87;而 7 月 24 日至 25 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连续两日快速升值,引发市场对人民币走向拐点的讨论。
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一信号表明,政府将通过多种政策工具防止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为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最新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24》(下称《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在 2023 年继续保持长期向上的趋势,季度平均值为 6.27,同比增幅达 22.9%。虽然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中的使用率不断提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 " 攻 " 与 " 守 " 之间,人民币的成色未变、底色依旧、韧性十足。
" 攻 ":多方助力
最新发布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月度报告显示,今年 6 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占比为 4.61%,连续第 8 个月位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较 2022 年 11 月的占比(2.37%)的,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几乎翻番。
无独有偶,在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7 月 27 日联合举办的 2024 国际货币论坛上重磅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2023 年四个季度末 RII 数值分别为 5.21、7.13、6.42 和 6.32,全年的季度平均值为 6.27,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 22.9%,继续保持长期向上趋势。截至 2023 年底,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国际化指数分别为 51.52、25.03、3.76 和 4.40。过去 5 年,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的国际化指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0.23%、-1.34%、-2.65%、0.22% 和 16.56%。
在国际金融计价交易方面,《报告》指出,人民币直接投资稳步增长,信贷与债券融资大幅攀升。尽管投资端承压,但仍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交易综合指标继续向上突破,2023 年季度平均值同比增长 28.80%,对 RII 变化的贡献度近八成。
不难发现,即使在外部环境极其严峻、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承压的情况下,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同期表现相比,人民币国际化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假以佐证的一个现象是,据龚晓峰观察,深圳出口总额连续 31 年领跑全国,再次超过上海成为外贸(出口 + 进口)第一城。2024 年上半年,深圳市出口额同比增幅高达 34.9%,达到 14089 亿元,增速和绝对值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深圳出口比进口多了超 6800 亿元,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形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走出去 " 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零部件生产还在深圳,到国外境外加工后不回来了,卖到了国外,所以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全国货物出口额为 12.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9%。深圳出口额就占全国的 11.6%。这不仅反映了深圳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也展示出中国企业在 " 走出去 " 战略中的积极作为。企业通过在境外加工并直接销售到国际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频率。
在与外贸动能相关的顶层设计上,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 清零 " 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要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相关工作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稳外资。今年 1 月至 5 月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4125.1 亿元,同比下降 28.2%,稳外资面临一定压力。如果要稳外资,关键是营造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并推进规则、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型开放。二是稳外贸。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长 3.6%,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凸显。下半年,国际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贸易摩擦多点爆发,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需通过积极培育 " 新三样 "、新业态等外贸新动能,加强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应对不确定性风险。
再回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动力上,《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中国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 " 含金量 "。二是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快金融高水平开放步伐,促使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质增速。三是国际货币合作大踏步前进,为人民币国际使用搭建广阔的平台。随着 " 一带一路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合作框架的实施,中国供应链网络拓展,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场景不断丰富,区域接受度进一步提升。最后,金融周期分化与波动下人民币的融资功能增强,成为 2023 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高光亮点。在国际资金成本激升、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人民币融资成本保持相对低位,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融资货币。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看来,贸易与直接投资驱动力强劲,国际融资成为增长新亮点;跨境贸易与直接投资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 " 基本盘 "。从增长率来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直接投资和国际债券融资实现较快提升,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年度亮点。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比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 RII 的表现。
此外,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的主动性增加,以贸易结算和外汇交易为主要业务场景。2024 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启动第一季度企业跨境人民币问卷调查。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该调查共计回收 1657 家企业答卷。
涂永红解释,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企业使用人民币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跨境人民币业务场景参与度差异较大。贸易结算和外汇交易是企业跨境人民币的主要业务。
在受调查企业中,73% 有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57.3% 有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约 20% 有人民币贸易融资的企业、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离岸人民币收付(包括与第三方合作),不超过 10% 有离岸人民币融资(贷款、应收账款融资、债券)、离岸人民币存款及离岸人民币财富管理业务。
" 守 ":多重挑战
" 攻 " 的另一面是 " 防 " 与 " 守 "。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之际,中国经济亦面临着内外部多重挑战。首先是国内经济增长面临挑战,房地产行业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短期内削弱了市场主体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其次是外部地缘政治风险。诸如,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美国对中国企业的相关动作增加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法律和运营风险,并影响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环境。
再者是资本流出压力。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走低,尤其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风险资产价格下跌,使得具有投资职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面临挑战。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弱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缓慢,也对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发展形成制约。
此外," 路径依赖性强,交易对手对人民币接受度较低 " 也是一个现实。涂永红撰文分析,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仍旧很强大,在跨境交易中,即使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较高,但交易对手持保留态度或拒绝接受,限制了人民币的使用。
从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表现来看,《报告》认为,尽管人民币在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表现突出,但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在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数据中,人民币占比自 2022 年起已缓慢下降至 2.29%。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 RII 的表现,对 RII 变化的贡献度约为负一成。
而从最新动向看,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温彬看来,这或许预示着稳汇率的政策权重有所上升,进而可能会对进一步降息形成掣肘。
与之相关,美联储在 7 月 30 日至 31 日的议息会议上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 5.25% 至 5.50% 之间不变,这表明美联储在应对通胀的同时,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的平衡。同时,日元于 7 月 31 日加息 15 个基点,进一步表明其政策正常化的意图。这也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今年 3 月 19 日,日本央行曾将基准利率从负 0.1% 上调至零,为日本央行 17 年来首次加息,结束了日本长达 8 年的负利率政策。
市场认为,美联储政策稳定,有助于防止美元大幅波动,从而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而从中长线来看,日元加息则可能导致部分资本从美国市场回流至日本,对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形成竞争。不过,日本央行宣布加息当日,日本股市大跌。
此外,人民币之 " 守 " 还在于防风险。在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管理方面,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通过合理管理地方债务和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将会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诚然,回望近几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人民币在贬值压力下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可谓体现了复杂的经济现象。
贬值从表面上看似不利于货币国际化,但在政策支持、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率不断提高。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多角度的解释,揭示了货币国际化的多维驱动因素。
在涂永红看来,目前人民币先后超越英镑、日元,跻身三大主要货币,但国际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她撰文指出,要获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经历漫长的历程。诸如,美元继续保持强势,其霸权地位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撼动。主要货币的国际使用情况与其发行主体在全球的经济、贸易占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货币国际化程度与经贸地位存在较为明显的错配。
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货币秩序将步入调整期,货币格局呈现 " 一超多元 " 的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涂永红建议,重点突破,形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强大合力。第一,将 " 强大的货币 "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方向。鼓励更多境外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使其成为广泛认可、有吸引力的国际支付渠道。第二,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主力军的作用。第三,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实行服务业负面清单制度,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展业,拓宽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渠道。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清算行连接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桥梁作用,为更多境外企业和机构以及第三方国家使用人民币提供便利。
当下,强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慎扎实推进,也是人民币 " 攻 " 与 " 守 " 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