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中国”被中国田径协会取消认证,然后呢?
“奔跑中国”被中国田径协会取消认证,然后呢?
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1月17日通知,名为《关于进一步规范马拉松赛事注册、认证、国际联络及标牌申报工作的通知》显示,中国田径协会系列赛事、活动名录中,共有包括“健康中国”、“韵动中国”、“美丽中国”等9项赛事被予以认证,名单中未出现“奔跑中国”赛事。
我们这是个小地方,从来没有过马拉松比赛,只是在电视上看到似乎全国都在跑马拉松。从2017年4月开始,中国田径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主办,智美体育集团运营、智美上德体育承办的“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粉墨登场,至此每周日的上午CCTV5好像都是马拉松。本人不太喜欢马拉松,时间太长,没什么观赏性,还侵占了每周日上午的NBA时间。但是这项赛事出奇的火爆,宣传特别到位,“体育+文化”噱头十足。
然而这项赛事就犹如马拉松比赛一样,开始时异常完美,结束时却面目全非。2018年末接连的“递国旗”事件,“拉拽合影”事件,一下把奔跑中国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再一次证明了,在中国,像“中国足球和足球不是一种运动”一样,中国马拉松也和马拉松不是一种运动。
“体育+文化”的宣传口号还是很体育、很文化的。不说中国的马拉松水平怎么样,对于这项体育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就文化来说一说“奔跑中国”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国内马拉松赛事多数硬件保障不够,从补给供应到流动厕所问题,多家马拉松赛事被跑者诟病;精神文化:马拉松赛事组织不够人性化,跑者缺少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从主办方递国旗、拉选手到参赛者横穿草坪,到消防员替跑,人性化的缺失和公平竞争意识的淡薄显得让人害怕;制度文化:专业管理人才匮乏,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不多,赛事组织的水准和能力还存在缺陷。
有人问,取消“奔跑中国”的认证是应该的,那么运营方剩下的比赛怎么办?其实说实话,在中国这不能称其为一个问题,我们有个词叫“矫枉过正”,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了错误,不但要改正,还要向另一方面去,也就是非黑即白。在中国矫枉必须过正,否则达不到矫枉的目的,也挽回不了官方在这件事上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奔跑中国”想来要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官方给出这个结论,就是不让你办了,没有认证,运动员的成绩也不会被认可,赞助啊、支持啊那想都别想,如果还想跑的话,我这还有别的赛事不是?至于别的赛事合不合格,那谁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