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人民币汇率贬值破6.9,会破7吗?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解读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人民币汇率贬值破6.9,会破7吗?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解读 最近在美联储激进加息,还有鲍威尔不断放鹰之下,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又一波贬值,最近人民币汇率也

人民币汇率贬值破6.9,会破7吗?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解读

最近在美联储激进加息,还有鲍威尔不断放鹰之下,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又一波贬值,最近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一波贬值,已经破了6.9大关,直逼7这个整数关口。

所以,大家对最近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事情也比较关心

本文就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和影响,欢迎大家点赞支持。

(1)横向对比

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当前美联储激进加息下,自然出现的一个结果,得先把这个主要原因搞清楚。

而且,今年虽然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是贬值的,但对欧元、日元、韩元都是升值的。

除了美元之外,世界主要货币里,人民币的表现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把所有货币都考虑进来,今年表现最好的货币应该是卢布,不过这个属于特例。

目前全球前5大货币,分别是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日元。

我们先来看世界主要货币,过去这两年的最大贬值幅度。

1、欧元

欧元过去两年的汇率升值最高点是在2021年1月6日,1欧元可以兑换1.2349美元。

贬值最低点是2022年8月23日,1欧元只能兑换0.99美元。

最大贬值幅度是19.8%。

由于欧洲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太大,所以今年这个汇率表现确实是比较糟糕。

但欧洲还不是最糟糕的,日元比欧元更不妙。

2、日元

日元升值的最高点也是2021年1月6日创下的,1美元可以兑换102.59日元。

日元贬值的最低点是是2022年7月14日创下的,1美元可以兑换139.387日元。

最大贬值幅度是26.3%。

最近日元也同样出现一波贬值,已经又来到138的位置,距离139的前高并不远。

日元的表现比欧元还糟糕,主要是因为日本过去这么多年践行MMT货币理论,已经积累了十分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一旦引爆的话,有可能对日本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巨大打击。

再来看看英镑的表现。

3、英镑

英镑汇率升值的最高点是2021年6月1日创下的,1英镑可以兑换1.4248美元。

英镑汇率贬值的最低点是2022年8月29日创下的,1英镑只能兑换1.16482美元。

最大贬值幅度达到了18.2%。

英镑过去一年的表现,整体跟欧元一致。

虽然英国一直很积极的参与极力拱火俄乌冲突的,但英国并不能独善其身,英国的通胀率已经超过10%,俄乌冲突对英国的经济冲击也仍然很大,所以英镑的表现跟欧元也是差不多。

英镑的贬值幅度,之所以比欧元稍微小一点,主要是英国是去年底就开始加息,比美国还早。

英国因为脱欧了,所以英国央行想加息就加息,不需要经过欧洲央行,所以会更灵活一些。

欧洲央行是一直到上个月才开始加息,行动还是比较慢的。

而日本央行因为一直坚持无限印钞,不加息,所以日元的表现自然就是最糟糕的。

不过,这还是跟日本经济存在比较大问题有很大关系。

因为像我们也是坚持不加息,虽然我们没有无限印钞,没有搞量化宽松,不过今年我们已经两次下调MLF利率。

但反而人民币汇率,是前五大货币里,除了美元之外,表现最好的。

4、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高点是2022年3月1日,1美元兑换6.3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最低点是2022年8月29日,1美元兑换6.9326人民币。

最大贬值幅度是9.1%。

汇总一下,过去两年,世界主要货币最大贬值幅度:

日元最大贬值26.3%;

欧元最大贬值19.8%;

英镑最大贬值18.2%;

人民币最大贬值9.1%。

所以,我们如果横向对比的话,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两年,已经算是世界主要货币里,除了美元之外,表现最好的货币了。

这还是建立在,我们今年两次下调MLF利率的情况下,没有跟随美联储激进加息,还能有这样的汇率表现,我认为已经是挺不容易的。

其实,早在今年1月份,“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这个表态出来时,基本就可以对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是有预期的。

这个我在今年1月份分析我们货币政策和美联储反向而行的文章里,是有明确跟大家提出人民币汇率在今年的贬值预期。

只不过,我认为,虽然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里,只要我们不跟随美联储加息,那么人民币汇率不可避免会有贬值预期。

但从长远来看,我仍然是坚定看好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

这个长远来看,起码是得放大到5年以上的周期级别。

假如美联储这轮激进加息,能持续到明年,那么虽然这两年时间里,人民币汇率可能处于一个贬值趋势里,但只要美联储加息周期一结束,人民币汇率就会重新进入到下一轮升值通道里。

从目前情况看,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至少还会持续1年的时间。

至于,最多会持续多久,变数太多,现在就不好预估,我可以给一个我个人看法是,美联储的这轮加息周期,最多可以再持续两年,也就是持续到2023年。

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到2023年,美国财政部就有比较大比例的美债,已经从低息债券置换为高息债券。

假如美联储到2023年还不结束加息周期,那美国就会面临极大的债务压力,到时候美国每年光利息支出,估计都得上万亿美元了。

总之,只要扛过这轮美联激进加息周期,那么在这轮加息周期里表现最好的人民币,自然就会成为下一轮宽松周期里,最有升值潜力的货币。

当然,这起码是两年后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现在除了保持这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之外,更多也是要着眼于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风险。

(2)纵向对比

如果从人民币自身历史走势,纵向来看的话,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贬值9.1%,这当然属于比较大幅度的贬值过程。

人民币汇率历史上只有两波升值走势,可以跟现在相提并论。

一次是2015年开始的贬值段

一次是2018年开始的贬值段。

这两次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背后都有一些美国和我们金融战的博弈痕迹。

比如,2015年出现股灾,导致大量资本外流,随之而来的是外汇储备骤降。

当时外汇储备从2014年6月的最高点的3.99万亿美元,一路减少到2017年1月的2.998万亿美元。

两年的时间,整整减少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当时汇率升值最高点是2014年1月创下的6.041,这也是人民币目前为止最高点。

而那波汇率最低点是2016年12月创下的6.959,两年贬值了13.2%。

所以,大家要先记住,2016年那波汇率贬值,是在外汇储备骤降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这场金融博弈还是十分凶险的,这些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普通人就很难知道了。

再说说2018年那波贬值段。

这波汇率贬值,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美国对我们发动贸易战,开始全方位对我们打压,与此同时,美国当时是手段齐出。

除了经济层面的贸易战之外,金融层面美联储在2018年也开始连续加息和大幅缩表。

所以,人民币汇率在2018年就出现一波较大幅度的贬值。

当时,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高点是2018年3月出现的,1美元可以兑换6.235人民币。

而贬值最低点是2019年9月6日出现的,1美元兑换7.1962人民币。

其中包括2020年5月出现一个次低点,1美元兑换7.19535人民币。

这里需要注意,美国对我们发动贸易战,就是2018年3月开始的,开始了这波汇率贬值。

上轮汇率贬值是结束于2020年5月,因为我们当时提前控制住疫情,而世界疫情则开始肆虐。

在这之后,整个2021年,我们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基本没有出现过疫情,整体控制得比较好,这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优势,2021年外贸出口异常繁荣。

所以,人民币汇率在整个2021年,都处于十分坚挺的状态。

而像日元和欧元,升值的最高点都是在2021年1月6日创下的,所以日元和欧元在2021年就已经开始贬值。

但人民币汇率是一直到今年3月1日才开始贬值,原因大家也很清楚,就是疫情的爆发。

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给我们防疫增加了很大难度。

包括近期各地又出现此起彼伏的疫情,也是近期这波汇率贬值的其中一个原因。

叠加美联储激进加息,人民币汇率自然就不像2021年那么坚挺了。

(3)汇率的关键位置

总的来说,在人民币汇率破7.2之前,我认为人民币汇率总体还是在一个比较安全的波动范围里,还不用过度去担忧。

毕竟我们现在外汇储备整体还是比较稳定的,不像2015年出现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而我们当前外汇储备保持稳定的基础是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我们外贸出口。

在全球疫情肆虐,导致供应链紊乱的大背景下,我们制造业整体可以保持全速运转,供应链保持稳定的基础,是建立在控制住疫情的基础上。

这都是环环相扣的。

所以,疫情这个最大扰动因素,仍然是影响汇率的一大变数。

此外,当前欧美等主要消费市场都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这也会给我们下半年外贸出口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下半年外汇储备的动向,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我认为,我们外汇储备的安全线是2.5万亿美元。

所以,只要汇率不贬值破7.2,外汇储备不低于2.5万亿美元,我们整体金融风险就会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大家要注意,哪怕是2020年初的疫情,在我们经济遭到最严重创伤的时候,人民币汇率也没有跌破7.2大关,最多就是贬值到7.196。

所以,7.2这个关口,是大家可以重点关注的一个分水岭。

在7.2之内,哪怕是贬值破7,都还是在安全范围内波动。

但只要跌破7.2,说明有比较大的金融风险可能出现。

特别是过去这12年都没跌破7.2,一旦跌破,会对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人民币在过去12年里,有两个重要关口,一个是6.84,一个是7.2。

6.84是整个2009年的横盘期,有一个心理影响效应。

所以,今年汇率贬值,也是在5月一度接近6.84后,就出现长达3个月的横盘震荡,一直到最近跌破6.84后,才一路贬值逼近7大关。

所以,单纯从技术面来说,只要人民币汇率跌破6.84这个关口,那么就有很大可能破7,这并不奇怪。

关键就是看接下来7.2这个最重要的关口,能不能守住。

就像上面说的,这是2008年以来,从未被突破的关口。

2019年贸易战最严重的时候,也只贬值到7.196。

2020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只贬值到7.195。

所以,除非出现比这两个更严重的事态,人民币汇率才有可能贬值破7.2,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当然,这个更严重的事态,不但包括一些地缘冲突风险,也包括一些金融博弈风险,这个金融博弈风险,也包括美联储更激进的加息。

比如,要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到4%利率,那如果我们还继续保持不加息的话,人民币汇率破7.2,我认为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我认为,美联储加息到3%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可能就会在7到7.1之间运行。

现在美联储已经加息到2.25%利率,如果9月再加息75基点,就加息到3%。

而如果美联储加息到3.5%利率,人民币汇率可能就在7.1到7.2之间运行。

假如美联储加息到4%利率,人民币汇率就有破7.2的风险。

不过,这是建立在没有发生重大事件的正常走势判断,假如发生一些突发的重大事情,比如爆发一些地缘危机,那么汇率走向自然有可能发生更极端的变化。

而如果不考虑这种有太多变数的地缘危机,那么当前汇率的运行,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步伐。

这不单单是人民币汇率如此,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都是如此。

此外,我认为人民币假如破7的话,央行可能就会开始有一些动作去稳汇率。

我之前也提过几次,我们央行今年的放水空间有多少,主要得看汇率和通胀。

如果汇率贬值太多,我们也很难有放水空间,也不排除我们不得不加息的可能性。

当然,这里的变数是比较多的,毕竟我们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肯定不会去加息的。

到了这个程度的激烈金融博弈,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要权衡利弊,去两害相权取其轻,去做取舍。

但总的来说,我们当前汇率的贬值幅度,是远低于欧元、日元和英镑。

虽然我们当前经济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但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当前G7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比我们也更严重。

所以,在当前这个形势里,更多还是比谁更能熬。

只要熬过这轮疫情,熬过美联储这轮激进加息周期,熬过这轮世界经济危机,谁能活到最后,自然可以在下一轮经济复苏周期里,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这是“剩者为王”的时代。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