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雪中悍刀行》无双国士 李义山:枯坐孤阁二十载,盖棺落子七十一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雪中悍刀行》无双国士 李义山:枯坐孤阁二十载,盖棺落子七十一 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就让那些英雄,在各自战场上轰轰烈烈去死。让那些枭雄,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机关算尽。 求

《雪中悍刀行》无双国士 李义山:枯坐孤阁二十载,盖棺落子七十一

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就让那些英雄,在各自战场上轰轰烈烈去死。让那些枭雄,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机关算尽。

求名求利求仁求义,各有所求各有所得,各有所求不得。

所有风流人物,无论敌我,都尽显风流。

在我眼中,李义山才是春秋第一谋士”。上阴学宫王大祭酒如是说道。

天下读书人,家国天下兼顾,春秋之中,唯有黄龙士李义山二人而已”。这是赵长陵对他的评价。

“披头散发,面容枯槁,脸白如雪,一副肺痨病恹恹的样子。”这是李义山留给书友们的第一印象。

李义山出身寒门,落难时投奔徐骁,与赵长陵同为徐骁左膀右臂,与白狐儿脸的爹谢观应并称“南谢北李”,因擅用绝户计被外人冠以“毒士”称号。

不同于李义山的卑微,赵长陵来自大楚绿亭赵氏,当属春秋十大豪阀之一。

擅长阳谋,在徐骁春秋国战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可惜病逝于西蜀皇城外十里军帐,最终没能亲眼看到徐家铁骑撞入西蜀京城那一幕。

赵长陵死后,擅长阴计的李义山锋芒毕露,不论地理、洞察、机变和外交,还是文采修养,都是一流国士。

离阳一统后,李义山枯坐听潮阁顶画地为牢二十载,打造三十万北凉铁骑甲天下,偏居一隅之地而强盛不衰。

不信鬼神,却算尽天下人天下事,为徐家为北凉殚精竭虑筹谋一生。

临死前,求得南宫仆射相助徐凤年一次的机会,并留下十六策和北凉治政六疏共计三十四议,可谓算无遗策。

视线模糊的李义山颤抖抬起手臂,拿手指凌空指指点点,好似那些年与年幼世子殿下一局局黑白对弈。

他布满沧桑的脸上似乎有些遗憾,当年对这个孩子太严厉了,责骂太多,称赞太少。

这名不知是病死还是老死的男人,他的脑袋沉沉靠向肩并肩而坐的大将军,喃喃道:“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生死何其大,生死何其小。

寥寥几字,婵婵两语,道不尽的悲凉,说不完的沧桑。

然,国士死后无坟亦无碑,骨灰尽撒西北关外,他要在这儿亲眼看着徐凤年率领北凉铁骑攻入北莽,殊不知脚下亦是十余万流民生活的地方。

国士无双,阴毒李义山实有情有义,不管境遇好坏,地位高低,命途福祸,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愿意对这个世道怀有善意,对人心选择信任。

徐凤年曾言,若李义山再活十年,他一定会争夺赵家江山,不为名利,只为向世人证明他师父担得起真正的国士无双。

“春秋谋天下,一统中原。得十子。”

“力劝徐骁不争天下。得六子。将陈芝豹驱逐入蜀,得四子。”

“徐骁带兵入北凉封异姓王,得九子。”

“促成妃子坟一战和褚禄山千骑开蜀,善用绝户计。得八子。”

“与朝廷与张巨鹿与顾剑棠十多年斡旋不落下风。得九子。”

“不信鬼神之说,不得一子。”

“鉴赏识人徐骁六名义子,得二子。为徐北枳陈锡亮写下雕琢之法,得四子。”

“手握三州对抗北莽,替徐骁得世袭罔替,得八子。”

“身具文才等相对闲散六事,得十一子。”

李义山曾以手筋棋力评点天下谋士之得失,其中黄龙士夺魁得子七六,帝师元本溪次之得六七,听潮阁上,徐凤年含泪给师父盖棺定论得子七十一。

可是,李义山又岂止七十一,后为徐凤年设计截杀赵楷韩貂寺,谋得高树露天人体魄,一手策划洪嘉北奔。

后来北凉的一地战一国,在北莽埋下暗棋,使中原时隔八百年大秦帝国破北莽西京,将蛮荒之地一统中原,

如此谋略,如此风骨,当得百子又何妨!

李义山联手纳兰右慈,四大谋士共洪嘉北奔。

西垒壁之战后,徐骁放话就藩前要杀尽西楚读书种子,纳兰右慈为配合李义山,没过多久,燕敕王赵炳也起誓要杀绝南唐青壮。

走投无路的蜀楚唐三国春秋遗民,背井离乡北渡广陵江,向北再向北成功逃入北莽南朝姑塞、龙腰二州。

李义山所谋则是想让北莽强大,以免北凉被“飞鸟尽良弓藏”,还为徐凤年后期凉莽大战埋下诸多暗棋,退可与北莽平分秋色,进则可以打下一个文武相对而言都比较平衡的北莽,进而有更多的筹码去逐鹿天下。

纳兰右慈的算计是为赵炳铺路,不愿一方太过薄弱,因为只有世道大乱,凉莽才会开战,中原才有他们的可乘之机,所以他授意赵炳,做对春秋亡国的抄底活,让徐家来开北凉大门。

元本溪一开始为赵家皇帝打算,希望那些春秋余孽‘树挪而死’,别影响赵家打北莽,但他的本意是让徐骁堵住西北及北上通道,将这些士子最终赶至京畿一带,便于朝廷瓦解和控制,最终为赵家所用。

可曾想,元本溪还是被李义山和纳兰右慈摆了一道,徐骁就藩走得出奇缓慢,致使大量春秋遗民“洪嘉北奔”至北莽南部。

至于黄龙士,作为“雪中翻书人”,格局更为宏大,他根本不在乎谁当皇帝,他只是想让他们去北莽完成文化侵袭,用文明的碰撞推进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大一统。

春秋九国一局棋,洪嘉北奔作为春秋战事的帷幕,既是收官,也是先手。

本是属于不同阵营的春秋四大谋士,各有所图,心有灵犀地联手布局。

洪嘉北奔是李义山一手策划,可谓其毕生最得意的春秋棋局,然而却在临终前改变初衷,不愿徐凤年继续挑起这副重担。

李义山知道徐凤年心在江湖,向往自由,干脆不让他去争这天下,希望徒弟顺自己心意而活,不留遗憾。

就像曹官子一样,最后关头放弃了所有的布局,只为给小泥人一个自由身,亦是如此。

举杯绿蚁为故人,酒洒棋盘问苍生。

不在乎那一人之下,不在乎那神仙逍遥,不在乎那功成身退。

只需要敬畏的人仍然敬畏,感恩的人仍然感恩,牵挂的人仍然牵挂。

对于李义山,这就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