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莽莽珠江贯五岭,奔千里,汇湾区,入南海。在珠江流经广州的对外交通要道白鹅潭处,一栋典雅壮丽的场馆巍然矗立,如同一艘巨轮泊于江岸、风帆正举。 5 月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莽莽珠江贯五岭,奔千里,汇湾区,入南海。在珠江流经广州的对外交通要道白鹅潭处,一栋典雅壮丽的场馆巍然矗立,如同一艘巨轮泊于江岸、风帆正举。

5 月 1 日,集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为一体的重大文化标志性工程——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向公众开放,一个蕴藏岭南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奥秘的珍宝盒子被缓缓打开。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承担着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的职责,将推动人文湾区建设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当前,广东正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文化,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白鹅潭畔,江风文韵相融,贯通古今,连接中西。

白鹅潭畔 巨轮扬帆

甫一开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门前,等待进馆的市民游客就排起了长龙。

为了赶上第一天参观的 " 头啖汤 ",深圳市民张建提前一天赶到广州。他说:" 不论是建筑还是馆藏,艺术中心都让我充满了期待。"

" 艺术中心是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项目总设计师何镜堂介绍,长近 360 米的艺术中心,展陈面积超 4 万平方米。三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有巨轮出海之态,寓意 " 岭南文化乘风破浪、远播四海 "。

三馆之中面积最大的广东美术馆新馆内," 新时代 · 新跨越——广东美术馆新馆系列大展 "8 个主题展览规模壮观、气势磅礴。

集广东美术馆数年馆藏精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馆藏经典,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关山月等 700 多位中外艺术大师的近千件书画、雕塑等作品按照不同主题,一字排开。

" 一下子能看到这么多大家的经典作品,真过瘾呀。" 参观展览一整天的市民张秋婷说。

绚烂的灯光、珍贵的影像、迷人的音效,位于美术馆三楼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则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拍照 " 打卡 "。

木棉、紫荆、莲花……粤港澳大湾区 11 座城市的市花,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诠释岭南文化的魅力。光影流转," 太美了!" 赞叹不绝于耳。

" 我们采用数字艺术与传统绘画融合的手法,不仅复现了岭南画派的美感,还塑造了一个饱含湾区特色的生命花园。" 创作 " 南国花园 " 主题展的艺术家费俊说。

非遗馆四楼,约 1 米高、4 米多长的大型骨雕作品 " 湾区同心 " 巧夺天工,广州镇海楼、香港金紫荆广场、澳门大三巴等湾区地标纤毫毕现。

国家级非遗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说,为完美复刻湾区的名山秀水,作品集合 20 多名工匠、共用工时约 3000 天制作而成,使用的牛骨材料达 13 吨。

而这只是非遗馆物华天宝的一角。馆内,广东 5 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65 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 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悉数与观众见面。

" 我们着力把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殿堂和重要平台,使它成为既是世界了解岭南文化、中华文明的一个窗口,也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了解世界各国文化、文明的一个窗口。"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斌说。

馆以载文 活态传承

" 这本我看过!"" 原来这也是广东的作品 " ……广东文学馆内,从张九龄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到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从欧阳山的《三家巷》到 " 打工诗人 " 郭金牛的《纸上还乡》,兼容并蓄、悠久灿烂的岭南文化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 我们希望将文学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学大本营,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等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 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说。

滔滔珠江,见证千年文脉传承;馆以载文,凝聚岭南厚重文化。承载这一切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是广东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缩影。

在北江流经清远城区中心的江段上,坐落着首家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

书院藏有岭南历史、文化等领域书籍近 3 万册,还持续开展二十四节气茶席、国学公益班等活动。2017 年书院落成后,这座曾少人问津的小岛成了市民流连忘返的去处。

一壶白茶,一本古书,从《清远县志》中探寻家乡本源,在古籍文献中研究地方历史,在文化公开课中与学者同好共学交流…… 57 岁的清远市民陈卫红说:" 书院一落成我就经常来,这里就是我们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潮州金山书院、惠州丰湖书院、肇庆星岩书院、梅州东山书院……一座座身处秀丽风景之中的书院,彰显广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绵长的历史文脉。

以各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三馆一站为主体,广东公共文化建设也由点及面全面铺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走进百姓生活。

广州市越秀公园东秀湖畔,一栋白色建筑融于园林景观中,与附近厚重的明城墙、繁茂的大榕树、盛放的紫荆花相得益彰。

这里是花城文学院,花香、茶香、咖啡香衬托着书香。

与科幻作家畅聊科幻创作、聆听文学史视野下的当下文学、探索女性视角与新女性写作……广州市越秀公园主任王艾君说,花城文学院将专业的文学内容植入城市公共空间,成立一年多来,已举办承办文学分享、文化共建类活动超过 70 场。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近年来,一个个文化新地标拔地而起,融通古今、荟萃中外的大湾区,正在成为文化的新高地,岭南文脉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的风采。

融汇中西 向海而强

广东美术馆新馆 " 觉醒时代——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传承与演变 " 展厅内,人头攒动。

展览以美术作品讲述了 " 西学东渐 " 风潮如何影响中国美术的进程,以及艺术的力量如何回应现实。其中,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岭南画派代表人物用一幅幅作品,展示兼工带写、彩墨并重的艺术手法,阐释了 "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 " 的艺术追求。

" 广东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很多西方文化和新事物都是通过这里进入中国的,比如油画、摄影等。"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

" 西学东渐 " 对岭南地区的影响不仅在艺术,也在语言、建筑、经济等方方面面。

" 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黄遵宪的笔下,广州是一个因世界贸易而繁忙、融合了各方外来文化而拥有独特风气的城市,这也是岭南地区的缩影。

行走在湾区城市,骑楼随处可见。这种由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跨出街面的骑楼,还可弥补室内空间的不足,满足商业活动需求,是岭南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

开放包容的传统,更让这里有着向海而生的气质。昔日侨民乘着红头船 " 过番出海 ",勤劳的炎黄子孙向世界带去中华文化。

"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粤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州粤剧院艺术总监欧凯明说,每次到国外,他都会被岭南文化的广泛传播与传承深深触动。

粤剧、英歌、醒狮、咏春……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更是唤醒海外华人的乡音乡情。源自南粤,融汇中西,远扬海外,已成为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色。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人文湾区活力显现,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从历史古迹保护、文博机构联动、文化设施共享,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影视资源互通、艺术展演交流等,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密切合作,并充分利用粤语、英语和葡语等语言纽带,推进东西方文明交流。

凝思间古今往来轮转,馆舍前珠水悠悠依然。

泊于白鹅潭边的 " 文化巨轮 " 将岭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相连,更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连。

相关文章

    ​妙鸭之后,另一个现象级的 AI 修图软件火了

    ​妙鸭之后,另一个现象级的 AI 修图软件火了

    ​lululemon学“乖”了

    ​lululemon学“乖”了

    ​太火爆!暑假还有俩月,名额就被抢光!

    ​太火爆!暑假还有俩月,名额就被抢光!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爆火4年后,露营的风还能吹多久?

    ​爆火4年后,露营的风还能吹多久?

    ​高才涌入香港卖保险:年薪百万的日子回来了

    ​高才涌入香港卖保险:年薪百万的日子回来了

    ​段永平,你学不会

    ​段永平,你学不会

    ​正厅级干部任上逝世,党报发长文追记

    ​火爆的AI Agent,到底是什么?

    ​特斯拉FSD入华倒计时,销量破局的关键一役

    ​特斯拉FSD入华倒计时,销量破局的关键一役

    ​蔚来的“补能朋友圈”,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蔚来的“补能朋友圈”,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黄仁勋:AI 是科技行业对社会提升的最大贡献

    ​黄仁勋:AI 是科技行业对社会提升的最大贡献

    ​海底捞夫妇又要IPO敲钟了

    ​海底捞夫妇又要IPO敲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