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鲁迅两个女人的身后事,朱安要穿13件衣服,许广平拒绝与丈夫合葬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鲁迅两个女人的身后事,朱安要穿13件衣服,许广平拒绝与丈夫合葬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鲁迅先生的人生是圆满的,用名利双收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他的一生当中有一

鲁迅两个女人的身后事,朱安要穿13件衣服,许广平拒绝与丈夫合葬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鲁迅先生的人生是圆满的,用名利双收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他的一生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遗憾。

就是他的婚姻是包办的。

对于一个开明人士而言,不得不说,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污点。

鲁迅一生中有两个女性,一个是原配妻子朱安,另一个是正妻许广平。

她们谁更适合鲁迅,从他们临死前的选择中就可见一斑了。

朱安要的是十三件衣服,而许广平只有一个要求——|“我不要和鲁迅葬在一起!”

鲁迅与朱安

朱安出生于破落的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是一名县令。

出身于这种传统家庭的朱安,自然会受到三纲五常的束缚。

她裹着小脚,认字不多,模样也算不上好看,但是温柔贤惠,是一个标准的好妻子。

鲁迅的母亲很喜欢朱安,在老太太眼里,朱安是一个‘五好’儿媳,丑又怎样?矮又怎样?漂亮脸蛋能换来大米么?传统贤惠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鲁老太太就自顾自地主张了朱安和鲁迅的婚姻。

鲁迅先生是个开明人士,见识极广,留过洋,读过书的他,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妻子?

一开始,鲁迅先生拒绝这门婚姻,想要自主的婚姻,但是鲁迅的母亲却十分的强硬。

鲁迅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对于母亲百依百顺,根本没有办法忤逆母亲的要求,只能从日本回到了祖国,不情不愿地娶了朱安。

新婚的那一年,朱安身披大红嫁衣,却独守空床,清冷的月光泄在了床上,冷极了。

看着空荡荡的床,朱安却没有自怨自艾,她相信只要时间一长,通过自己的努力,鲁迅一定会回心转意的。

朱安对于鲁迅的母亲更加殷勤,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鲁母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儿媳。

直到某一天,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声音在朱安耳边响起:

鲁迅在外面有个一个叫许广平的女人。

鲁迅和许广平

许广平出身于世家大族,在政商两界都有许家的人。

但许广平之父是个庶出的少爷,并没有得到家族的太多扶持,终其一生,也只是吃喝无忧而已,没有获得什么功名。

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福祸相依。正是因为事业上没有成就,于是,他有更多时间陪伴女儿。许广平在父亲的教导上,不但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国的文学也有一定的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广平的年纪成为了一个革命的女性,她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女性的解放四处奔走。

很多知识分子都很喜欢许广平,但是,许广平却没一个看的上,她嫁就要嫁给一个真正的男人,直到她遇见了鲁迅。

许广平和鲁迅是在偶然间相识的,经过一番了解,鲁迅觉得许广平有见识,有志气,是个进步妇女,很欣赏这个女孩,通过漫长的陪伴,鲁迅渐渐地对许广平产生了一些情愫。

而许广平也对鲁迅有一种尊重的爱意。

于是,他们很快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家庭,生活和和美美,周围的朋友都是他俩是一对神仙眷侣。不久之后,他们还生了一个儿子。

朱安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很不是滋味,别看他是旧式妇女,但是却不是软弱无能植被,心里很有主意。

有一次,鲁老太太过生日,宾朋满座,十分热闹,朱安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可怜兮兮地跪在老太太眼前,口中说道:

“我来周家已许多年,大先生不很理我,但我也不会离开周家,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

在场的宾朋虽然都很尊重鲁迅先生,也反对包办婚姻,但是对于朱安都产生了巨大的同情。

鲁迅对此心有不满,但心中也只有三声无奈,听之任之了。

朱安与许广平之死

在鲁迅去世前,每月都要按时给朱安接济。

但是在鲁迅去世后,缺乏谋生技术的朱安就手足无措了。

刚开始周作人还能周济嫂子一些,但是时间一长,也渐渐地厌烦起来,慢慢地减少了对朱安的接济。

走投无路的朱安忽然想到了鲁迅的藏书,要知道,鲁迅是一个藏书大家,他的很多书都价值连城,只要将这些书卖了,自己的生活就没有问题。

许广平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一千个不同意,她这一生最在意鲁迅。让鲁迅的藏书流失,这相当于背叛。但要是不卖书,朱安的生计也确实是个问题。

许广平思来想去,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鲁迅的书一本都不能丢,朱安的生活费由她来出。

不得不说,许广平对朱安还算不错,朱安在晚年有专门的保姆,吃的喝的虽然清单简朴,但是比那个时期大多数普通人要好多了。

朱安也是个知足常乐,明事理的人,对许广平十分感激,将她当做亲妹妹来看。

1947年,操劳了一生的朱安在自己家中闭上了眼睛。

在她临死前,立下了两个愿望,一,要带走十三件衣服,七件被褥,供她到另一个世界穿;二,自己下葬的时候一定要埋在鲁迅的旁边。

许广平看到了这些要求,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第一件事还无伤大雅,无非就是多花一点少花一点钱的事儿。但是,第二件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许广平作为一个女人,也是有嫉妒心的,她怎么能让朱安埋葬在自己丈夫的身边?

于是,朱安被埋葬到了西直门附近的一座寺庙的墓地中,常伴着青灯古佛,享受佛门的极乐。

从朱安的选择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封建意识严重的女性,怎么配得上思想先进的大先生?

那么,许广平死后埋葬到鲁迅身边了么?

也没有。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推行新的政策,那些陈腐不堪的旧习惯,旧风俗都是被打击的对象。

作为一个名人,许广平自然要给人们做榜样,积极地响应火葬。

她曾强调道:在她死后,就把她的骨灰洒向大江大河,和祖国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许广平是个有见识的知识女青年,和鲁迅先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

最后还是周总理特批,才将许广平的一部分骨灰埋在鲁迅身边。

结语

在笔者看来,朱安的一生是旧制度的悲哀,包办婚姻不知道坑害了多少神仙眷侣?

不过还好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婚姻自主的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得到普及。朱安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发生了。

相关文章